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減肥藥的適應證天花板被進一步打開,也將這一熱門賽道的競爭卷到了脂肪肝領域。
當地時間8月15日,諾和諾德對外宣布,減重版司美格魯肽(Wegovy)的補充新藥申請(sNDA)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于結合減少卡路里飲食和增加體力活動治療伴有中晚期肝纖維化(F2期或F3期)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
諾和諾德相關負責人指出,這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批準用于治療MASH的GLP-1藥物。
司美格魯肽是諾和諾德的明星品種,2025年上半年全球收入165億美元,有望成為2025年全球醫藥行業的新“藥王”。此前,司美格魯肽已經獲批用于二型糖尿病、減重、心血管等疾病領域。如今,脂肪肝相關適應證獲批進一步打開司美格魯肽的適用人群,提升這一明星品種的業績表現。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國內,司美格魯肽注射液用于MASH治療的三期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
MASH是一種由肝臟中脂肪堆積引起的慢性進行性肝病,也是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病(MASLD)中一種更為嚴重的類型。在超重或肥胖人群中,約三分之一同時患有MASH。脂肪在肝臟的長期積聚會導致肝臟炎癥和嚴重纖維化,大約20%的MASH病例會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今年7月,《柳葉刀》發布的《全球肝癌防治策略和行動計劃》預測,至2050年,由MASH引發的肝癌病例占比增幅可達35%。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預計,2030年全球MASH患病人數將達到4.9億人,全球MASH藥物市場將達到322億美元。由于MASH的發病機制復雜,這一疾病領域是不少藥企研發的“黑洞”,全球范圍內特效治療藥物十分有限。2024年3月,FDA曾批準口服小分子藥物Rezdiffra,用于治療伴有中度至晚期肝瘢痕形成(纖維化)的MASH成人患者,配合飲食、運動一起使用,成為40年來首款獲FDA批準上市的MASH藥物。
GLP-1受體分布廣泛,其中就包括肝臟,GLP-1藥物在治療MASH方面的潛力也一直備受期待。此次司美格魯肽獲批主要是基于ESSENCE試驗的第一部分結果。結果顯示,在第72周時,第一個主要終點數據顯示,接受司美格魯肽治療的患者中,62.9%達到脂肪性肝炎緩解且肝纖維化未惡化,而安慰劑組為34.3%。兩組間應答患者比例的估計差值(EDP)為28.7%。第二個主要終點顯示,司美格魯肽治療組有36.8%的患者肝纖維化得到改善且脂肪性肝炎未惡化,而安慰劑組為22.4%。
除了諾和諾德,更多藥企也在推動GLP-1藥物治療MASH的研發,且以多靶點藥物為主,部分已進入三期臨床階段。隨著未來更多GLP-1藥物有MASH相關研究數據公布或適應證獲批,GLP-1藥物的市場競爭也將開辟全新的戰場。
2024年6月,禮來曾在歐洲肝病學會(EASL)年會公布了旗下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 GLP-1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治療MASH的二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73.3%接受最高劑量替爾泊肽治療患者實現MASH消退且肝纖維化未惡化這一主要終點,且過半患者產生≥1級肝纖維化顯著改善。
此外,勃林格殷格翰在2025年5月也對外宣布,GCG/GLP-1激動劑survodutide針對MASH的兩項全球大型三期臨床試驗在中國正式啟動,兩項試驗旨在分別評估survodutide對MASH伴有肝纖維化2期或3期成人患者,以及代償性MASH肝硬化(4期)成人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中,首次在中國MASH代償性肝硬化(4期)人群中開展的大型國際多中心三期臨床試驗LIVERAGE-Cirrhosis已成功入組首例中國受試者。
國內藥企對自家GLP-1藥物在與脂肪肝相關的療效上也信心滿滿。今年6月,信達生物(1801.HK)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在國內獲批用于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長期體重控制。雖然并未獲批脂肪肝相關適應證,但信達生物在研究數據中強調,可降低肝臟脂肪含量超80%。信達生物相關負責人此前也指出,相較于GLP-1單受體激動劑藥物,激動GCG受體可促進脂肪分解和脂肪酸氧化,并帶來一系列代謝綜合獲益。
更多藥企GLP-1藥物的脂肪性肝炎尚處于研發階段,如華東醫藥(000963)的GLP-1/GIP雙靶點長效多肽類激動劑 HDM1005注射液的MASH適應證已獲批新藥臨床試驗;樂普醫療(300003)控股的上海民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宣布,收到FDA確認,GLP-1/GIP/FGF21三靶點藥物MWN105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美國FDA批準,可在美國開展一期臨床試驗,適應癥為MASH。
此外,眾生藥業(002317)的GLP-1/GIP/GCG三靶點在研藥物也在開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目前尚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博瑞醫藥(688166)擁有GLP-1/GIP受體雙重激動劑BGM0504注射液,該公司在2024年財報提到,該藥可激動GIP和GLP-1下游通路,產生控制血糖、減重和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生物學效應,展現多種代謝疾病治療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