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海洋里的“芭蕾舞者”,柔軟的身軀,飄逸的觸手,在幽藍的大海中如落葉般隨波逐流——說起水母,人們腦海里浮現的多半是它們多姿的身影。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國最大的核電站竟然被小小的水母“逼停”,這種柔弱的生物是如何讓一座大型核電站停止運作的呢?
水母大軍堵塞冷卻過濾器
當地時間8月11日,法國電力集團稱,位于法國北部沿海地區的格拉沃利訥核電站因反應堆冷卻系統附近“出現大量且難以預見的水母”,導致4臺反應堆機組臨時停運。
格拉沃利訥核電站是法國規模最大的核電站,配有6座反應堆,總裝機容量5.4吉瓦,約占法國電力生產總額的6%。據報道,8月10日深夜至11日清晨,該核電站的4個反應堆機組因水母堵塞關鍵設備,先后觸發停機保護。在此之前,已有2個反應堆處于夏季檢修。至此,該核電站的6臺機組全部停止運行。值得慶幸的是,此次事件未對核電站、人員或環境造成安全影響。截至8月13日,該核電站的一個反應堆已重啟并接入電網,其他反應堆也將在幾天內陸續恢復運行。
法媒報道稱,如此大規模的水母潮此前從未在該核電站附近海域出現。這些名為“巨型桶水母”的海洋生物大量聚集,堵塞了反應堆海水進水口的“過濾轉鼓”,直接干擾了反應堆冷卻系統的正常運行。
法國海洋開發研究院專家埃爾維爾·安塔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格拉沃利訥核電站的冷卻系統從北海取水,而北海恰巧是多種水母的棲息地。安塔讓稱,這些生物的游泳能力不足以改變其行進方向或避開障礙物,它們大量涌入敦刻爾克港是因為洋流和風的作用。幸運的是,這種情況并不常見。
水母或成沿海電站常客
遭水母“逼停”后,格拉沃利訥核電站發言人稱,水母入侵導致反應堆停機“相當罕見”,但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類似事件,美國、加拿大、瑞典和日本等地均有類似案例發生。
2013年,瑞典奧斯卡港核電廠由于一大群海月水母游進冷卻水入口,這座瑞典最大的核反應堆不得不關閉。同年,因氣候適宜水母大量繁殖,導致日本、以色列等很多國家核電站被迫關閉。
根據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文件,美國核電站也曾因水母入侵導致停運。2008年,美國加州迪亞布羅峽谷2號反應堆大量水母堵塞了循環水濾網,導致水壓出現問題而關停。2011年,水母大規模“入侵”佛羅里達州圣露西核電站的冷卻水渠,堵塞了水管。
2023年,中國紅沿河核電站因附近海域大量海月水母進入泵站前池,導致機組停堆。
不僅是核電站,臨海發電廠也面臨同樣問題,水母漸有成為沿海電站“常客”之勢。正如水母專家麗莎·安·格什溫在《刺痛!》一書中的警示,水母正在占領海洋。
法國《回聲報》文章分析稱,水母數量的激增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一方面,過度捕撈行為減少了水母的天敵和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全球變暖導致海水溫度上升,為浮游生物增殖和水母繁殖創造了有利條件。
有研究指出,海水溫度的升高能加快水母幼體的發育速度。水母過量繁殖令其成為不折不扣的海中“刺客”,不僅和魚類爭食,其他魚類的魚卵和魚苗也可能被水母捕食,海水氧氣被大量消耗,這些對于因過度捕撈而減少的魚類生存更加不利,可能會引發海洋生態系統一系列惡性循環。隨著海洋溫度升高,水母暴發的頻率還在不斷增加,出現范圍也在擴大。
防范新型風險勢在必行
法國長期研究氣候變化問題的專家認為,氣候變暖對自然和生態環境產生重要影響,進而可能對核電站等重要基礎設施帶來新型災害,法國核電站因水母激增而被迫關停就是例證,這種風險具有系統性和持續性。
位于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近期曾舉辦關于彈性基礎設施的研討會,關注了氣候變化對基礎設施造成的影響。會議指出,由于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正在上升,對水、衛生、電力和交通等基礎設施服務造成了重大干擾,經濟和社會影響深遠。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升級,迫切需要建設有彈性的基礎設施,以抵御極端天氣事件。同時,有必要確定創新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來提高復原力,優先采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水母“逼停”法國核電站再次為人們敲響警鐘,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深刻影響人類社會。未來,需要對生態變化引發的新型風險展開更多研究,及早作出預警,降低損失。重要基礎設施也需要對潛在的各類風險作出評估,借助自然或技術手段化解威脅,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