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8月14日電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首次明確表態認為日本央行應加快加息步伐以應對通脹風險,直言其貨幣政策已“落后于形勢”。這一言論與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堅持漸進式緊縮的立場形成直接交鋒,引發市場對日本貨幣政策轉向的密切關注。
貝森特在采訪中強調,日本面臨的通脹壓力正在累積,且這種態勢已對全球資本市場產生連鎖反應。他指出,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近期走高的部分動因來自日本及德國長期債券收益率的攀升,暗示海外央行政策調整正重塑全球資本流動格局。“我的判斷是,日本央行確實落后于形勢,因此他們將會加息。”貝森特如是說,但未對具體加息時點作出預測。
此番表態與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的公開立場形成鮮明對比。盡管植田和男承認存在加息可能性,但其始終以“潛在通脹尚未達標”為由維持審慎態度。所謂“潛在通脹”,主要指剔除鮮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指標,該指標需穩定達到2%以上方符合日本央行的政策目標。然而,部分國際分析師質疑這一標準過于保守,認為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進程緩慢已導致日元持續貶值,進而推升進口成本并加劇國內通脹螺旋。
貝森特透露,他此前已與植田和男就此展開過直接溝通,但未透露對話細節。
日本央行將于9月召開利率審議會議,并于10月進行季度性經濟展望修訂。這兩次會議被視為觀察政策轉向的關鍵窗口期。目前,日本央行內部對于加息節奏仍存分歧。部分理事主張提前行動以遏制通脹預期,而多數委員傾向于等待更多數據驗證工資增長的可持續性。
市場普遍預期,若日本央行在9月會議上釋放明確的鷹派信號,或將引發日元短期升值及全球債券市場波動。今年以來,進口商品價格普漲進一步擠壓家庭消費能力。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曾警告,若日本央行繼續拖延加息,可能被迫在未來采取更激進的緊縮措施,反而加大經濟硬著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