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賽男實習生許思佳
繼上個月大手筆收購兩家精密制造公司后,歌爾股份(002241.SZ)再度發起一項海外并購相關事項。
歌爾股份近日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香港歌爾泰克擬向英國公司Haylo Labs Limited(簡稱“Haylo”)提供一筆不超過1億美元的附股權收益權有息借款,期限五年。該資金將用于Haylo收購Plessey Semiconductors Limited(簡稱“Plessey”)的100%股權并對其增資,以購買固定資產及補充營運資金。
此次交易設置了特殊收益條款:若五年內Haylo或Plessey發生被收購(包括核心資產出售)或IPO上市,歌爾除收回本息外,還可額外獲得交易總價值或上市市值25%的收益分成。這一設計既降低了直接并購風險,又保留了潛在高回報機會。
據悉,Plessey是目前全球Micro-LED領域內較為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尤其與國際知名的AI智能眼鏡和AR增強現實產品廠商具有較為良好的合作關系。因此,此項投資是歌爾加碼AI/AR領域的關鍵一步。
加深與終端客戶綁定
歌爾為何要向一家英國公司提供借款?據公告披露,Haylo與之淵源頗深。
Haylo的實際控制人David Hayes是原WaveOptics Ltd(以下簡稱“WaveOptics”)的董事長,具備近30年的科技與半導體行業經驗。David Hayes與其所帶領的核心團隊在AR增強現實行業領域內具有影響力,曾帶領WaveOptics成長為全球領先的光波導技術供應商,并最終被行業頭部廠商收購。歌爾股份在過去曾對WaveOptics進行投資,并與David Hayes及其團隊深度合作。
而Haylo對Plessey的收購,正好和歌爾發展AI智能眼鏡和AR增強現實業務的目的相契合。
其在公告中表示,伴隨著AI技術的發展,結合AI技術的AI智能眼鏡和AR增強現實產品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契機。以Micro-LED技術為代表的微顯示技術,有望在未來AI智能眼鏡和AR增強現實產品中被廣泛使用。
Plessey是目前全球Micro-LED領域內較為知名的科技公司之一,其Micro-LED業務在未來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財務數據顯示,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財年,Plessey實現了7272萬美元的營收和280萬美元的凈利潤。
從Micro-LED的技術先進性來說,其是新型顯示技術的后起之秀,以微米量級的自發光LED為發光像素單元,在一些性能上展現出對OLED的全面超越,是業界公認的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當下多個AI/AR眼鏡產品,均采取該技術。
例如,今年5月,雷鳥創新發布的AR眼鏡產品X3 Pro采用了雙目全彩Micro LED+納米刻蝕光波導技術方案,顯示畫質進一步提升。歌爾股份此前推出的產品中,也多次采用該技術:今年2月,歌爾發布全新AR全彩光波導顯示模組Star G-E1,采用的就是Micro-LED顯示方案,光機體積小于0.5立方厘米,在輕薄小巧的同時擁有卓越的光學顯示效果。
除了看中Plessey的技術,更重要的是,歌爾意在通過該項投資,進一步與終端客戶綁定。
據公開報道,Plessey在2025年初與科技巨頭Meta合作,成功推出了亮度高達600萬尼特的紅光Micro-LED顯示屏,這一突破性進展有效解決了AR眼鏡在戶外強光環境下顯示效果不佳的核心痛點。事實上,Plessey與Meta的合作深厚。早在2020年,Meta就獲得了Plessey AR顯示屏技術的獨家授權,并承諾包銷其全部產能。
歌爾與Meta更是關系緊密。2020年,歌爾就拿下了Meta Quest 2的獨供大單,并深入參與客戶VR設備的研發、設計及生產環節。
由此,歌爾此番投資的深層目的呼之欲出:增強公司在產業鏈上游的資源整合能力,加強與行業頭部客戶的戰略合作,支持公司相關業務的未來發展,同時獲得投資收益。
加碼AI/AR布局
在蘋果產業鏈中,區別于其他公司,歌爾股份一直以VR業務為特色。在其業務結構中,以VR/MR/AR、智能可穿戴等為代表的智能硬件業務占比最高,去年營收達到572億元,占據半壁江山,是歌爾近年來押注的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歌爾股份自2012年開始布局VR/AR產業,在Airpods出貨量放緩之后,歌爾也將重心轉移至VR/AR業務。2021年,公司以VR/AR為代表的智能硬件營收占比達41.94%,超過智能聲學整機業務,成為第一業務。到2023年底,該業務占比已經達59.56%,該業務的主要客戶是Meta、索尼、Pico等。去年蘋果Vision Pro發售,歌爾也是核心供應商之一。
不難發現,在這個業務大類中,歌爾其實以頭顯設備為主。但近年來,整個VR頭顯市場的出貨量不如人意。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在報告中指出,2024年VR頭戴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12%,連續第三年下滑。
與此同時,AI/AR的聲勢明顯要大于VR,入局的品牌也是非常多。當下,小米、百度、華為、字節等大型科技公司均有AI眼鏡產品正在設計或開發中,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其他手機制造商也在進行類似的規劃。近期也有消息顯示,蘋果將頭戴式設備視為消費電子領域的下一波重要趨勢,目前該公司正在研發三款Vision系列產品和四款AR / XR智能眼鏡。
在這種行業趨勢轉變下,歌爾的智能硬件業務布局重點也有所轉向。這從其年報表述中能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在2023年年報中,歌爾還對VR產品著墨頗多;到了2024年,歌爾稱,AR增強現實產品以及衍生的AI智能眼鏡產品是備受市場關注的熱點,尤其看到了AI智能眼鏡產品的異軍突起。歌爾表示,在新機遇下,會積極拓展新興智能硬件及相關精密零組件業務。
在今年5月的一場投資者活動上,多個問題再度圍繞智能眼鏡展開。歌爾管理層回應:看好智能眼鏡產品與AI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所具備的未來市場潛力,公司在智能眼鏡硬件產品的研發制造以及智能眼鏡產品相關的聲學、光學、MEMS傳感器、結構件等精密零組件產品領域內具有廣泛的業務布局,并具備相應的競爭優勢。
據統計,僅2024年,歌爾就申請了十余項與智能眼鏡密切相關的技術專利,覆蓋了例如隱私保護、會議場景下的高效交互等實用功能。
在關鍵的微顯示領域,歌爾不僅通過本次交易介入下一代Micro-LED技術,同時也持有當前主流技術Micro-OLED的龍頭企業——視涯科技的股權,從而實現了對當下和未來主流微顯示技術方案的戰略覆蓋。在決定AR眼鏡形態和用戶體驗的核心光學模塊方面,歌爾早在2018年就通過投資合作方式與WaveOptics合作,共推表面浮雕光波導元件量產;2023年,歌爾收購馭光科技,深化衍射光波導研發設計能力。
以此來看,投資Plessey是歌爾AI/AR布局上的一步。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此次投資補齊了歌爾在AR終局微顯示方案Micro-LED的能力版圖,進一步鞏固其在XR賽道的核心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