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匯報一下,樂道L90上市交付三天,已經闖入大型SUV整周銷量TOP3,并在繼續加快生產交付速度!合肥工廠已經產能全開,加班加點生產備貨,盡最大努力讓大家盡快提到愛車。”8月5日,蔚來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如是發文道。
L90是蔚來樂道品牌推出的智能大空間旗艦SUV,提供六座和七座兩種版本。其中六座版已于8月1日開始交付,七座版則將于9月下旬開始交付。李斌所提及的正是大六座版本。
“熱產、熱銷、熱交的背后,是蔚來公司十年積累最領先純電技術打造的極致產品力與充換電基礎設施完善布局,搭配一步到位的實誠價格。”對于樂道L90的熱銷,李斌解釋道。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樂道L90的熱銷也折射出大六座SUV市場的高熱度。特別在2025年,新能源領域的競爭焦點越發集中在這一細分市場。眾多品牌,無論新勢力還是傳統巨頭,紛紛加碼布局,大六座賽道正從初期的“藍海”迅速轉變為群雄逐鹿的“紅海”。
為何近兩年來國內大三排汽車市場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猛擴張?惠譽評級亞太區企業評級董事楊菁向記者分析道:“持續的激烈競爭下,車企需要不斷深入挖掘有增長潛力的藍海細分市場,來獲取階段性的產品定義和定價方面的先行優勢。大六座SUV是目前車企爭相爭奪的、有一定增長前景(家庭、聚會出行場景)且此前利潤空間較大的細分市場。”
爭搶六座車市場蛋糕
時間回撥至7月16日,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上官宣Model Y L,并配文:“金秋見。”同一天,特斯拉副總裁陶琳也轉發上述官方微博的動態稱Model Y L為全場景大六座豪華SUV。
記者注意到,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標桿企業之一,特斯拉的上述動作,迅速引發國內造車新勢力高管們的關注,紛紛對其官宣動態進行轉發,使得這場新車預熱掀起不小的波瀾。
對于特斯拉的大六座SUV Model Y L,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直接評價道:“值得尊重的六座純電SUV來了,關注20萬—30萬元價位的六座純電SUV用戶可以期待一下。”
此外,蔚來高級副總裁兼樂道汽車總裁沈斐也在轉發特斯拉新品預熱微博時表示,2025年下半年的六座SUV市場“太熱鬧了”,純電六座SUV越來越多了,純電趨勢愈加凸顯。
就在特斯拉 Model Y L官宣引發行業關注的熱潮中,理想與蔚來這兩大新勢力頭部品牌先后發布了旗下聚焦大六座SUV市場的重磅產品,為這一細分市場的“熱鬧”添了一把火。
李斌表示:“蔚來用十年充換電投入、十年技術研發投入,徹底解決了大三排SUV用戶‘空間仍不夠用,補能還有焦慮’的體驗痛點。樂道L90是家庭大三排SUV的革新之作。”
在業界看來,樂道L90也是蔚來能否四季度實現盈利的關鍵一子。有關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蔚來研發投入31.8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68.91億元。目前,蔚來累計研發投入達到600億元,累計虧損更是已破千億元。
而車企之所以紛紛扎堆布局大六座SUV這條賽道,核心驅動力正是該細分市場的持續火爆態勢。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中大型、大型SUV市場累計零售銷量為164.6萬輛,與上年相比增長52.5%。其中,新能源汽車合計銷量為133.1萬輛,市場滲透率超80%。
記者注意到,除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的產品外,大六座SUV賽道的重磅車型還有很多,比如領克009、問界M8純電版、極氪9X等。
華創證券指出,2025年將成為六座SUV車型上市大年,其中20萬元級經濟車型有望形成新藍海市場,為市場擴容,而3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型可能成為紅海市場,面臨激烈競爭。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告訴記者:“大六座SUV與MPV的客戶群有重疊,這與二孩政策帶來的家庭結構變化密切相關。相比MPV,大六座SUV在越野性能、技術路線選擇以及整體品質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這使其在細分市場中保持著獨特的競爭力。”
“大六座SUV需要在空間優化、智能化配置和乘坐舒適性等方面持續提升,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要保持長期競爭力,企業需要在產品力和服務力上雙管齊下,同時避免過度價格競爭,確保有足夠資源投入技術研發。”顏景輝告訴記者,“市場需求始終處于動態變化中。從轎車到SUV,從燃油車到新能源,消費熱點不斷轉移。雖然‘得SUV者得天下’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六座SUV并非市場唯一選擇。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差異決定了市場將保持多元化發展態勢。企業需要準確把握用戶需求變化,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
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
相關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中大型SUV(含燃油、純電、插混、增程)累計銷量約120萬輛,同比增長28%,占SUV總銷量的22%,其中超70%的銷量來自六座車型。
談及大六座SUV車型的競爭重點,顏景輝稱,企業要在空間設計、技術性能等方面持續發力。“大六座SUV必須提供足夠寬敞的乘坐空間,特別是第三排的舒適性至關重要。目前市場上多數SUV的第三排空間表現欠佳,而隨著家庭成員的成長,這一痛點亟待解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記者,早期進入大六座SUV市場的玩家多以鮮明標簽切入,如“家庭場景化”“增程續航無憂”,這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特定用戶群體的需求。然而,隨著更多背景各異的車企涌入該市場,覆蓋極寬的價格帶,這一細分市場爆發的核心底層邏輯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的增長,促使企業必須提供更廣泛的產品線來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其次是技術創新的推動作用,尤其新能源技術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使得產品性能和服務質量得到質的飛躍。未來,車企構建真正差異化壁壘的關鍵突圍點可能在于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通過定制化服務和持續的技術革新來實現。”
記者注意到,伴隨著眾多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全新大六座SUV車型在2025年密集入市,該細分市場的競爭格局顯著加劇,產品價格帶持續向下延伸,覆蓋了更為廣泛的消費層級。
江瀚稱,隨著越來越多車企的加入,大六座SUV市場的競爭無疑將變得更加激烈。在此背景下,價格調整可能是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的一種手段,但這不是長久之計。“為了應對可能的市場飽和問題,車企需要采取多元化策略。一方面,可以通過優化成本結構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則需注重產品研發和服務創新,增強品牌吸引力和用戶忠誠度。”
“大尺寸SUV的長途出行場景,對于車企在電耗、續航、空間利用率、補能便利性、智駕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車企根據自身技術能力和現有資源,在多個維度間進行權衡取舍。”楊菁向記者分析道,“供給的增加及產品參數和使用場景的精細化定義,會使得消費者更容易進行橫向比較,選擇出性價比更優的產品。與車企背景、技術路線無關,觸達用戶痛點的產品定義與有競爭力的產品定價,或對市場份額起到更關鍵的作用。”
對于大六座SUV的未來發展,江瀚稱,當前,家庭用戶對大六座SUV的需求除了基本的空間和舒適性外,正朝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像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健康監測功能以及更加人性化的交互界面都將成為新的競爭焦點。此外,考慮到家庭出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如何更好地整合娛樂、教育等資源,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體驗,也將成為車企努力的方向。“為了保持長期競爭力,車企不僅要注重硬件上的升級,還要積極探索軟件和服務模式上的創新,比如推出訂閱式服務或建立會員制社區等,去加強與用戶的連接。”
談及主流車企如何在“快速搶占用戶”與“維持可持續盈利及研發投入”之間尋找戰略平衡點,楊菁表示,對于這樣一個體量不算大的細分市場,除了擴大產銷規模以外,成本控制是維持盈利能力的重點。“SKU的精簡化、電池品類和尺寸的選擇、功能的取舍、關鍵零部件(如芯片)的自研自產、營銷策略和渠道的選擇,都可能對產品盈利能力有較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