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是美方給出的俄烏達成和平協議的所謂“最后期限”。距離“最后期限”僅剩2天,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來到了俄羅斯,并見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引發世界媒體的關注。威特科夫訪俄后,有消息稱俄美總統將要舉行會晤。美國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美俄烏三方關系將如何發展?
美俄均稱會晤富有成效
有意避免關系“脫軌”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美國近期對俄羅斯施壓,擬就俄烏停火問題下達“最后通牒”。在“最后通牒”期限即將到來之際,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訪問俄羅斯,俄美雙方進行了長時間的會談,均認為會談富有成效。從細節和最終反應來看,俄美兩個大國都有意要避免雙方關系出現脫軌,避免兩個大國之間正面相撞。俄羅斯認為,美國接連催促停火,對于美國總統本人和美國政府來說,是急于轉移壓力。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本次會議中,在停火的問題上,俄羅斯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案。此前,俄羅斯曾加入黑海停火談判,不止一次宣布臨時停火,但關于落實停火,顯然相關的路徑走不通,俄烏雙方仍然有巨大的分歧。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在本次會談中,俄羅斯提出的應是部分停火的方案,從雙方暫停空中打擊開始,進一步推動后續行動。美國方面認為有一定的可行性。在美方與烏方溝通之后,烏克蘭沒有拒絕新方案,但是提醒美國,落實才是關鍵,如果不能落實,又將回到此前的惡性循環中。
美俄深層次矛盾未解
未來高層互動仍存變數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會談中,俄羅斯與美國談的不僅是烏克蘭危機或停火問題,還與美方談雙方之間的戰略合作,也是在提醒美國兩個大國之間的關系——處理烏克蘭危機固然是一個重要的交匯點,但對兩國來說,還有廣泛的合作空間,俄羅斯在試圖穩定美俄之間的關系。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而同時美方的反應可以說非常真實。美國總統派出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他此前曾多次訪俄。而作為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更多的是代表特朗普本人的想法,是希望能夠落實其相關主張,也希望保持雙方之間溝通順暢。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在會晤之后,美國與歐方就相關情況進行了交流。在后續的行動當中,歐洲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參與方,甚至我們認為歐洲目前仍然沒有機會坐到談判桌上。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盡管兩個大國之間是留有余地,但美俄深層矛盾依然存在,本次會晤沒有使兩國關系出現實質性的進展。首先,近日美國對烏軍援進行了政策調整——美國會繼續對烏軍援,而由歐洲方面提供更多資金方面的支持,北約內部也正形成新的機制。這意味著,在對烏軍援方面,美國沒有回應俄羅斯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而在制裁方面,美方已經有所動作,且可能會進一步擴大所謂的二級制裁,這對俄羅斯來說也面臨著更多的變數和壓力。
特約評論員蘇曉暉:目前看來,美俄關系正常化依然遙遙無期。美俄烏未來的互動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進展,但是實現三方領導人的會晤需要以達成廣泛的共識為基礎。就像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所提醒的那樣,當達成共識之后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高層互動。美俄烏三方能否最終解決矛盾,從現在來看仍然有巨大的變數,若要推進,過程是十分艱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