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沖突更多細節披露。
近日,約旦攝影師扎伊德·阿巴迪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此輪以伊沖突中,從安曼拍攝到的伊朗彈道導彈襲擊以色列的6段沖突視頻。
有分析師依據視頻素材,結合地理定位與導彈點火時序,從這些視頻中統計得出,以方在攔截行動中使用34枚“箭-3”反導攔截彈、9枚“箭-2”反導攔截彈及39枚美國“薩德”攔截彈。每枚“薩德”導彈造價估計約1280萬美元,該分析估算視頻中的攔截行動,僅“薩德”導彈的價值就超過4.98億美元。
美國《新聞周刊》援引《保加利亞軍事新聞》和《軍事觀察雜志》報道稱,在最近的以伊沖突中,美國動用了其全球“薩德”導彈攔截系統庫存的約15%至20%。此前有消息顯示伊朗導彈數量多于美以攔截彈總量,引發對以色列長期防御能力的擔憂。
據了解,以色列6月13日凌晨對伊朗實施大規模空襲后,以伊互相發動多輪襲擊。美國于美東時間21日空襲伊朗三處核設施,伊朗出于報復23日向美國駐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發起導彈襲擊。24日,根據美方宣布的時間表,以伊停火。
伊朗政府決定審查美以侵略行徑
伊朗負責司法事務的副總統馬吉德·安薩里6月28日宣布,伊朗政府決定成立特別法律工作組,以“審查以色列和美國的侵略行徑”。
馬吉德·安薩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工作組將全面審查與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實施軍事侵略、侵犯伊朗領土和主權、威脅伊國家領土完整、暗殺伊軍方和安全部門高層人士及核科學家、殺害伊朗平民等罪行相關的法律事項。
伊朗為60余名遇難者舉行國葬
6月28日上午,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隆重葬禮,悼念在以伊大規模沖突中遇難的60多位高級將領、核科學家、新聞工作者和婦女兒童等,其中包括伊朗武裝部隊前總參謀長穆罕默德·巴蓋里、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前總司令薩拉米等人。
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等高級官員出席葬禮。
消息人士:以方最早15年前就開始籌劃
英國《泰晤士報》6月27日報道稱,以色列情報人員已滲透至伊朗導彈與核計劃的核心部分,并持續多年收集秘密情報。
一位消息人士27日告訴《泰晤士報》說,多年來,以色列一直通過情報人員對伊朗多個地點進行監控,且每個地點都“提前部署了地面人員”。據稱,以色列最早在2010年就開始準備對伊朗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