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8日發布的經濟師調查顯示,受制造業疲弱和外部需求不振影響,專業經濟學家預計新加坡202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1.7%,較3月預測值2.6%顯著下調。
報告顯示,一季度新加坡經濟同比增長3.9%,略高于此前預測的3.8%。但二季度增速預計將放緩至3.0%。
與此同時,全年CPI全項通脹率(CPI-All Items inflation)和核心通脹率(MAS Core Inflation)中位數預測分別為0.9%和0.8%,也明顯低于3月的1.7%和1.5%預測值,顯示物價壓力持續緩解。
外部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88%受訪經濟師認為,貿易緊張局勢比預期緩和,最有可能帶動經濟增長加速。他們還指出,外部經濟體(包括中國和美國)的增長前景優于預期,以及科技業持續好轉,也是主要的利好因素。
經濟師認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是影響新加坡經濟增長的主要下行風險。受訪經濟師還將外部經濟放緩和金融條件收緊,列為潛在風險。
在貨幣政策方面,約58%的受訪者預期金融管理局將在7月政策審查中采取寬松措施,具體可能包括新元名義有效匯率(S$NEER)政策區間坡度的“變平”調整(flattening of the sl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