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之一的Richemont(歷峰集團)發布 2025財年報告(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至 214億歐元,但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至37.6億歐元。
奢侈品“三巨頭”中的另外兩家在2024年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LVMH(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營收同比下降2%至846.83億歐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7%至122.5億歐元;Kering(開云集團)營收同比下降12%至171.94億歐元,凈利潤下降62%。
5月28日,記者實地走訪位于北京三里屯 SOHO的多家二手奢侈品門店發現,二手市場性價比優勢顯著。有店員表示消費者可以通過二奢市場規避部分品牌 “一出專柜就跌價甚至腰斬” 的風險。“預算4000到5000元,可考慮 LV 小款或冷門色系。” 這類建議成為不少追求性價比年輕人的選擇。
一位二手奢品從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認識的做二手奢品包的(人)都在瘋狂清庫存。大概從前年開始吧,價格開始大跳水。”
而在社交平臺上,有消費者稱:“買的幾只包每年漲1000元,買的股票卻全在跌。”有消費者明確表示不會將包袋視為理財工具,僅認為 “低價入手高價值產品是一種理財思路”。相比之下,其更傾向通過 ETF 基金或銀行存款保值,“風險小、流動性強”。
胡潤研究院《2025胡潤至尚優品》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高端消費市場規模同比下降2%至1.63萬億元,其中傳統奢侈品市場受高端珠寶、腕表和箱包市場低迷影響,整體跌幅超8%。該報告還表示,回顧2019—2025 年高凈值人群投資行為,2020年成為關鍵分水嶺,疫情后黃金躍居首選投資標的并持續受捧。
報告顯示,受訪高凈值人群未來一年投資熱情持平,15.7%仍將黃金列為首選。“24歲用3個月工資搶限量包,30歲把買包錢換成金條”“香奶奶不如黃金香”,今年以來,隨著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增強,黃金再度成為投資新寵,小紅書上眾多買金博主紛紛分享投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