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美國財政部公布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3月所持美債下降189億美元,至7654億美元。從2022年4月起,中國大陸的美債持倉一直低于1萬億美元。3月,中國減持了276億美元的長期美債。
由此看,中國外匯儲備投資的多樣化趨勢仍然在繼續,并且還在加速,這其中的一個主脈是減持美國國債,增加黃金儲備,截至去年4月,中國央行曾創紀錄地連續18個月增持黃金,此后一度暫停,本月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末黃金儲備報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這是自2024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儲備。
而國際上對于美債的需求在3月份增加,3月外國購買美債連續第二個月顯著增長,創下新高。3月海外債主們的美債總持倉合計增加了2331億美元,達到9.05萬億美元。3月正值美債市場近期動蕩的前夕。
而在4月份特朗普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開始跟各國談判,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貿易秩序的混亂和重構,美債出現信用危機,國際金融市場出現股債匯三殺局面,3月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波動不大,但4月期間從3.86%大幅上升至4.59%。
日本3月所持美國國債增加49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個月增加,至1.1308萬億美元,日本目前仍然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3月減持了276億美元的長期美債,這一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上是貶值的,那時候全球預期特朗普將發動貿易戰。
3月份中國對美債持倉下降導致中國成為美債第三大持有國,英國3月所持美債增加290億美元,至7793億美元,這也是英國的美國國債持倉二十多年來首次高于中國。這可能意味著某種信號。
中國這幾年之所以大量持續地減持美債,主要原因一方面源自地緣政治方面的變局,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嚴重的美國債務問題。
5月16日,著名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宣布下調美國信用評級一個等級,其將評級從“Aaa”下調至“Aa1”。主要是債務和利息支付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同等評級的主權國家。
此前,穆迪是最后一家維持美國主權債務AAA評級的主要機構。穆迪表示,“美國歷屆政府和國會未能就扭轉年度巨額財政赤字和利息成本不斷上升趨勢的措施達成一致”。穆迪估計,2035年聯邦債務負擔將升至GDP的134%左右,而2024年為98%。
此前,另外兩家評級機構也下調了美國評級。
2023年8月,惠譽將美國主權評級下調一個等級,理由是財政惡化以及反復進行的最后時刻債務上限談判。這些談判威脅到政府支付能力。而標普在2011年債務上限危機后就剝奪了美國最高AAA評級。
2023年,因財政赤字擴大和利息支付增加,穆迪改變了對美國主權評級的展望。
今年4月份開始特朗普在全球范圍發動貿易戰,某種意義上說其實就是解決美國債務危機,目前這個談判正在進行,與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中國的談判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征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
跟英國的談判也是比較順利的,5月8日,英國和美國已經就關稅貿易協議條款達成一致,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謂“對等關稅”也未取消,遠高于2023年不到2%的水平。英美貿易協議將英國汽車進口到美國的額外25%關稅降至最高10%,并設置每年10萬輛汽車的上限。這或成為歐盟、日本、韓國等國關稅談判的模板,可見10%的基準關稅將會持續存在。其他如印度、越南等國的談判也在進行之中,普遍認為貿易談判進程會進一步加快,但是接下來的談判將會非常困難,不會一蹴而就。
對于美國債務而言,最近的一個消息是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美國4月預算盈余達2580億美元,創歷史第二高,主要得益于160億美元進口關稅收入和強勁稅收。然而,債務利息連續兩月超1000億美元,凸顯財政壓力。
財政部報告稱,4月的關稅總額為16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約90億美元,遠遠超過兩年前96億美元的歷史紀錄。關稅的大幅增長發生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當月。預算結果顯示,美國4月份每天從關稅中獲得的收入略高于5億美元。
今年以來美元持續貶值達6.90%,所以我國前四個月每月外匯儲備都是增加的,1月份增加66.79億美元,2月份增加182億美元,3月份增加134.41億美元,4月份增加410億美元。
筆者認為,從目前美元的弱勢看,人民幣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升值,外匯儲備還會增加,我國可能還會繼續適度增持美國國債,以保持外匯儲備投資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