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國際金價年初至今的累計漲幅已經達到28%,逼近三成,無疑已經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主要資產。
某海外投行交易員對第一財經記者提及,交易臺的情況顯示,亞洲時段買盤尤其強勁,似乎體現了該地區突出的避險需求。截至4月16日金價已連續第八個交易日隔夜上漲。市場參與度強勁,成交量較過去10個交易日該時點的平均水平高出約40%。
世界黃金協會方面的數據也顯示,截至4月11日的這一周,資金大幅流入全球黃金ETF,其中亞洲ETF的流入尤其強勁,單周為20億美元,僅次于北美地區的26億美元,而更早一周亞洲的買盤甚至強于北美地區。4月14日,瑞銀表示上調未來12個月黃金價格至3500美元,前幾日高盛將金價預測調升至3700美元。
在4月初美國表示將實施“對等關稅”之前,第一財經就報道,當時幾乎沒有投資者敢貿然加倉股票。美國某大型公募基金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美國國內的政治不確定性(華盛頓大幅裁員)和關稅讓市場陷入混亂,客戶情緒低落,在這種時候,沒人會想到抄底部分被超賣的股票,所以資金都涌入了黃金避險。”
更令各界沒有料到的是,在大超預期的“對等關稅”落地后,市場的避險情緒也絲毫沒有減退,面對普遍更高水平潛在關稅的亞洲地區情緒不振。
高盛交易臺的信息顯示,亞洲時段的強勁買盤仍是主旋律,已連續第八個交易日隔夜上漲。市場參與度強勁,不過,ETF持倉、CFTC數據以及未平倉合約數據顯示,投機性倉位尚未達到極端水平。
施羅德集團首席投資總監吉爾倫德(Johanna Kyrklund)對記者表示,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對等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差異很大。加拿大和墨西哥將會松一口氣,因為其超過2.5%的GDP是來自美國對兩國生產的制成品的需求。而在另一端,亞洲經濟體將普遍受到重創。例如越南的損失可能超過GDP的0.5%;歐盟和日本則可能處于中間水平,兩地面臨的沖擊約為GDP的0.3%至0.4%。
“美國最新關稅政策所帶來的結果取決于各國選擇如何回應。雖然白宮表示對等關稅可以通過談判降低,但已有多個國家表示將采取反制措施報復。因此,風險似乎更傾向于關稅進一步上漲。舉例來說,如果美國政府實施全面的對等關稅,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將進一步提升至35.6%。”吉爾倫德稱,美國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很高。再往后看,經濟衰退風險的上升,也對亞洲和新興市場產生負面溢出效應。
就當前的數據來看(更新到3月),3月是黃金ETF資金連續第四個月實現流入,為9.4億美元,由中國和日本主導,一季度亞洲地區流入總量高達33億美元。但當時北美地區仍獨占鰲頭,3月流入量高達65億美元,占當月全球黃金ETF需求的76%。
新興市場央行繼續“買買買”
近階段,新興市場央行對黃金的買入量也持續攀升,避險需求、資產多元化需求以及美元信用趨弱等原因都在發揮作用。
放眼全球,2月最大的黃金買家是波蘭國家銀行,2月凈購黃金29噸,該國央行年初至今已累計增持32噸黃金總儲備至480噸;其次是中國人民銀行(增持5噸)與土耳其共和國中央銀行(增持3噸)。
截至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五個月增持黃金儲備,環比增長0.15%。4月7日周一,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末黃金儲備為7370萬盎司,2月末黃金儲備為7361萬盎司,環比增加9萬盎司或0.15%。
瑞銀方面對記者表示,除了避險需求和戰術投機者的參與外,黃金配置需求最近也發生了許多結構性轉變,例如,中國監管機構在今年2月允許保險基金投資配置黃金、各國央行系統性地提高黃金在總儲備中的份額等。這些結構性轉變都有力支持了黃金需求,但黃金供給則不會因價格上漲出現較大的抬升,因黃金的供給缺乏彈性。
該機構預計,在過去三年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連續每年均達1000公噸后,今年購買量仍有望達1000公噸(此前預期為950公噸),同時ETF凈買入量預期也從300公噸上調至450公噸,預計金幣、金條等零售市場需求強勁。
金價或加速突破下一個里程碑
就目前來看,由美國引發的政策不確定性毫無降低的跡象,尋求美元以外資產的需求或繼續推動金價攀升。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陳杰瑞(Jerry Chen)告訴記者,回顧歷史走勢,金價從1000美元(2008年)攀升至2000美元(2020年)用了12年時間,從2000美元到3000美元(2025年)僅用了5年。可以預見的是,黃金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沖擊下一個重要里程碑。
“黃金上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濃厚的避險情緒,這也導致美國三大指數周三集體重挫,其中納斯達克跌超3%再次接近熊市。真正令避險情緒升溫的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昨天再次表示目前通脹風險升高且可能更持久,他暗示了在通脹和就業的雙重目標中會優先考慮控制通脹,因此不會馬上降息。”他稱。
值得注意的是,若美聯儲遲遲不降息,總統特朗普可能通過更極端的政策來達到其降息和弱勢美元的目的(畢竟時間不等人,6月有數萬億美元債務到期),因此全球經濟和市場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瘋狂行情也使華爾街紛紛上調目標價。4月11日,高盛將2025年底金價的預測上調至每盎司3700美元(此前為3300美元),這一調整納入了強于預期的各國央行購金需求,以及衰退風險上升帶來的ETF流入提振因素。這也是當前預測值最高的投行。
瑞銀最新表示,在持續的關稅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前景產生負面影響的情況下,將對未來12個月的黃金目標價上調至3500美元,也將上行和下行情景中的黃金目標價上調300美元,分別達到3800美元和3200美元。長期來看,從多元化的角度而言,在美元平衡投資組合中,配置5%的黃金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