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北京3月27日電(記者余蕊翟卓)中國銀行研究院27日發布《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5年第2季度)》,預計二季度全球經濟下行風險提高,或延續總需求、總供給同步回落特征;預計二季度全球實際GDP增速在2.6%左右;全年實際GDP增速在2.4%左右。
從需求端看,報告指出,鑒于美國關稅政策或引發連鎖反應,物價水平上升導致全球私人消費承壓,同時全球投資活動或延續低迷態勢,美國、歐盟成員國等政府支出表現或也分化,綜合看二季度需求端大概率將會收縮。
從供給端看,報告預計,全球制造業復蘇將面臨成本沖擊,服務業則或逐漸回歸長期趨勢水平。例如一方面,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下,數字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等服務需求仍具有較好增長前景;但另一方面,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預期轉弱,將減少休閑娛樂和旅游等支出。綜合看二季度供給端也將繼續承壓。
再聚焦國際金融市場來看,在跨境資本流動方面,報告預計,二季度全球FDI或延續低增速,證券投資流向面臨新調整;而2025年全年全球FDI流入規模較2024年將持平或小幅提升。
外匯市場方面,主要貨幣走勢或迎轉折,全球匯率波動性攀升。期間美元指數或高位震蕩,歐美貨幣博弈加大;亞洲貨幣總體具有韌性,東歐貨幣將面臨回調;外匯市場整體波動增加,建議警惕套利交易快速反轉。
債券市場方面,報告預計,二季度全球債務水平或整體上升,但債務增長預計將進一步放緩;同時供給壓力降溫等因素或使美債收益率面臨下行壓力;而德國財政改革及外溢效應將使歐債市場波動加劇。
股票市場方面,全球股市基本面或較為穩固,但政策不確定性將增加市場波動。具體來看,報告提到,二季度全球股市仍存上行動力,非美市場吸引力上升;科技股走勢或呈現分化,金融、電力和資源板塊值得關注。
大宗商品市場方面,報告預計,二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將波動增加。期間,國際原油需求增速或不及供給,從而帶動油價持續承壓;黃金價格或短期波動增加,但整體上行趨勢仍將持續;關鍵礦產或成多國角力新戰場,全球供需格局面臨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