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股大幅下挫,三大股指跌幅均超1%。
隨著美國制造商的供應成本躍升至兩年多來的最高點,再疊加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的最新關稅決定,美國通脹幽靈似乎將卷土重來。滯脹甚至衰退的擔憂有所升級,亞特蘭大聯儲模型顯示,一季度美國經濟或創下近五年來最差表現。
企業成本壓力升級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制造業指數報50.3%,環比回落0.6點,連續第二個月處于擴張區間。
然而,衡量供應成本的價格指數從今年第一個月的54.9%升至2月份的33個月高點62.4%。企業上一次面臨如此巨大的通脹威脅是在2022年年中。新訂單指數從55.1%降至48.6%,跌破榮枯線。交付指數從1月份的50.9%上升至54.5%,交付速度較慢表明供應鏈存在瓶頸,與此同時,就業指標進一步回落。
ISM調查主席菲奧雷(Timothy Fiore)表示,歷史上,調查從沒有對單一問題受到如此多的關注,“由于一些提前交貨和關于誰將支付關稅的討論,供應商的交貨、庫存、價格和進口顯示出供應商困難的初步跡象。隨著商業環境變得越來越不明朗,企業正在繼續削減員工?!?/p>
美國國內制造商嚴重依賴進口原材料。分析人士警告稱,如果其他國家進行報復,更高的關稅可能會提高供應成本或減少美國的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標普全球上周公布的采購經理人調查也顯示,隨著企業和消費者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越來越感到不安,衡量美國經濟活動強度的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跌至17個月低點。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首席商業經濟學家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公司報告稱,人們普遍擔心聯邦政府政策的影響,從削減開支到關稅和地緣政治發展。”他解釋稱,政治局勢不確定性打擊銷售,同時受關稅影響,供應商價格也在上漲。
第一財經此前曾報道,近在眼前的鋼鋁關稅正在產生影響。根據數據提供商Fastmarkets的統計,過去兩周美國中西部熱軋卷價格上漲了12%,達到每噸839美元,自特朗普1月20日上任以來上漲了20%。相比之下,同期北歐熱軋卷僅上漲了6%。
經濟風險或升級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上周公布的二讀數據稱,上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以2.3%的年率增長,明顯低于三季度的3.1%。
種種跡象表明,由于特朗普對加拿大、墨西哥等貿易伙伴征收的關稅造成了不確定的經營環境,本季度美國經濟表現將更加糟糕。在ISM制造業指數公布后,亞特蘭大聯儲GDPNow周一再次更新,目前顯示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化下降2.8%,這將是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糕的一個季度。
里士滿聯儲主席巴爾金上周發表演講時表示,美聯儲可能不得不提高利率,以應對可能推高通脹的經濟趨勢。隨著人口老齡化,全球供應鏈的變化、美國人口和勞動力的下降以及預算赤字的增加,前景存在足夠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在結束當前的通脹斗爭時需要保持謹慎。
然而高通脹正在給消費端帶來沖擊,從而加劇經濟下行壓力。目前10%的美國人約占所有消費支出的一半。得益于疫情期間的大規模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之后,這一群體的累積超額儲蓄有所上升并保持穩定。相比之下,其他90%的美國人的超額儲蓄有所下降。換而言之,美國經濟現在依賴于高端消費者,這導致了高度脆弱和不平衡的增長。近日,全球最大商超沃爾瑪業績指引不佳,引發了外界對美國經濟支柱的擔憂。
SPI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英尼斯(Stephen Inne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市場有一種忽視問題的方式,直到問題變得不可避免,而現在,滯脹風險——曾經被視為20世紀70年代的遺留問題——正悄悄回到人們的談話中?!?/p>
華爾街認為,未來需要密切關注消費者和企業支出的數據,看看這種不安是否會轉化為支出和投資放緩。機構RSM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萊斯(Joseph Brusuelas)表示:“如果投資者因經濟增長恐慌而采取更規避風險的態度,人們就會預料到這一點,這種恐慌在商業周期后期會定期出現。目前尚不清楚這是更多的噪音,還是我們將看到經濟活動更加明顯放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