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以來,金價持續攀升,國內黃金現貨報價一度逼近每克690元的歷史高位,年內漲幅超10%。記者近日走訪多地市場發現,黃金消費市場呈現冷熱交織、冷暖不均的分化態勢:小克重金飾受到歡迎,但大克重金飾消費仍未回暖,老牌金店營收下滑。
手機穿“金衣”,小克重產品大賣
金榜題名、好“柿”連連、招財貓、一“葉”暴富……近期,不少年輕人給自己的手機貼上薄薄的黃金貼紙,討個好彩頭。
老牌金店紛紛搶灘這一市場,推出重約0.1至0.2克的足金金貼,除了普通款,還推出一些大IP的聯名款。“一些款式的金貼已經賣斷貨,正在補貨。”在北京西單商圈,潮宏基金店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在天貓商城周大生官方旗艦店,售價138元、重約0.1克的“公主請發財”“潑天的富貴”等足金金貼,顯示售出超4萬件,24小時內超100人購買。在天貓,一些鍍金款、含黃金的手機掛件也賣出上千單。“金片寓意很好,也不貴,主要圖個吉利。”上海白領陳小姐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時發現,隨著金價不斷攀升,“小而美”的金飾產品受到追捧。除了迷你金元寶、金豆、轉運珠、壓歲金幣等熱門產品,商家不斷推出新品,如總重僅1克、價格千元出頭的足金碗勺筷套裝、“金算盤、狀元帽、文昌筆”足金套裝等,豐富產品線。
小克重的金條也受到歡迎。山東招金銀樓有限公司直營事業部總經理王瑞介紹,近一個月,小克重的金條(含金幣、金豆)銷售量達27000件,而去年同期為3000件。
回購、手工打金持續升溫
記者了解到,較高的金價帶熱了金店的黃金回購和以舊換新業務,一些用金條打金飾的打金店生意紅火。
在北京天雅珠寶城的一家貴金屬回收店里,不到10分鐘,就來了兩撥客人。40多歲的王先生拿出4根金條和一些金鈔,在稱重、光譜檢測儀檢測等流程后,完成了回購交易。“現在金價比較高,這些金條已有不小的盈利,打算一次性都出手。”他說。
相比于在專柜買金飾,許多消費者發現了省錢的新路子——“打金”。記者來到一家位于北京新街口的打金店時,師傅正在為一對將要結婚的新人打造一款75克的吉言手鐲。打金師傅告訴記者,最近都是滿負荷工作狀態,當天打了3個手鐲,2個戒指,從早干到晚。
金店營收承壓,推新適應變化
高金價下,消費者對于大克重的金飾望而卻步,傳統金店的營收持續下滑。1月22日,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財年第三季度,集團零售額同比下降14.2%,其中中國內地市場下降13.0%。黃金首飾及產品銷售額同比下降15.3%,內地直營店及加盟店的同店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16.1%、12.3%。
從行業層面來看,老牌金店業績表現欠佳,主要在于高金價抑制了金飾的消費需求。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相比金條金幣的強勢增長,金飾消費明顯承壓,2024年我國黃金首飾消費量532.02噸,同比下降24.69%。(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