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評價各經濟體創新能力的一個指標,全球創新指數成為衡量各國創新的風向標。相比去年,今年的創新指數排名也有一些變化。
9月16日,第一財經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官網獲悉,全球創新指數(GII)最新排名中,瑞士、瑞典、美國、韓國和新加坡位居前五;隨后是英國、芬蘭、荷蘭、丹麥,以及首次躋身前十的中國。
9月1日公布的全球百強創新集群篇目顯示,中國擁有最多躋身百強的集群(24個),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超越東京-橫濱集群,首次躍居榜首。
全球創新指數通過約80項指標評估近140個世界經濟體的創新表現,指標涵蓋研發支出、風險投資交易、高技術出口和知識產權申請等領域。如今進入第18個版本的GII顯示,以中國(第10位)、印度(第38位)、土耳其(第43位)、越南(第44位)、菲律賓(第50位)、印度尼西亞(第55位)、摩洛哥(第57位)為代表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持續在GII排名中攀升。中國在全球中等收入經濟體中保持領先地位,并在研發支出、高技術出口和創新產出方面持續展現實力。
“2025年GII勾勒了全球創新的輪廓,向我們展示了在GII中進步最快的經濟體正是那些將創新視為韌性、增長與競爭力根本動力的國家。今年的GII既揭示了令人鼓舞的進展,也指出各國要充分釋放創新潛力仍需應對的挑戰。這一成果提醒我們,創新生態系統需要通過審慎的政策、意義深遠的投資和跨部門協作來持續支持與培育?!盬IPO總干事鄧鴻森說。
從今年的報告看,2024年R&D增速降至2.9%,低于2023年4.4%的增速,也是自2010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WIPO預計,2025年R&D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2.3%。
另外,由于持續高通脹,企業研發支出(按實際價值計)增長僅為1%,遠低于過去十年平均4.6%的水平;信息通信技術(ICT)相關企業(尤其是人工智能密集型行業)、軟件和制藥公司擴大了研發預算,而汽車等制造業和消費品行業則因收入下滑而削減了研發投入。
報告稱,風險投資(VC)金額出現回升,2024年交易總額增長7.7%,主要受美國大型交易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激增的推動。但若剔除這些投資項目,風險投資總額實際上是收縮的。
“雖然我們在創新應用和影響等方面看到令人振奮的復蘇跡象,但全球創新引擎并未全速運轉。研發投資增速放緩和風險投資活動下降提醒我們,創新需要持續的上游投入和資金承諾?!编國櫳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