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芯片概念股,延續強勢!
今日(9月12日)午后,A股存儲芯片概念股大幅拉升,精智達直線拉升至漲停,兆易創新、香農芯創也一度觸及漲停,江波龍、開普云、北京君正等紛紛大漲。
同日,在韓國股市,全球存儲芯片巨頭SK海力士的股價大漲7%,再創歷史新高。該公司周五早間表示,已做好新一代高帶寬內存芯片的量產準備。在日本股市,存儲大廠鎧俠(Kioxia)漲超10%,該公司日前宣布與英偉達展開合作,打造讀取速度較傳統SSD快近百倍的固態硬盤。
隔夜,在美股市場上,存儲芯片大廠美光科技一度大漲超11%,收盤時上漲7.55%,市值攀升至1685億美元。另一家存儲企業閃迪上漲14%,該公司近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接近60%。近日,閃迪已宣布將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費者客戶的產品價格上調10%以上。今日有市場傳聞稱,美光向渠道通知存儲產品即將上漲20%—30%。不過,該消息尚未獲得證實。
存儲芯片概念股異動
今日,A股主要指數沖高回落,截至收盤,滬指跌0.12%,深證成指跌0.43%,創業板指跌超1%,科創50指數上漲0.90%。盤面上,存儲芯片、半導體、有色、汽車芯片、稀土等板塊逆市走強;保險、券商、銀行等權重板塊跌幅居前。
存儲芯片概念股午后大幅異動,板塊指數漲幅一度超過5%。截至收盤,存儲芯片指數漲幅仍超過3.7%,精智達20%漲停,香農芯創、開普云、北京君正漲超14%,江波龍漲超13%,普冉股份漲超10%,阿石創漲超9%,兆易創新、佰維存儲漲超7%,聚辰股份、朗科科技漲超6%。
在全球其他股票市場上,存儲芯片概念股也集體大漲。9月12日,SK海力士大漲7%,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攀升至239.15萬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23萬億元。在SK海力士等芯片股的帶動下,韓國綜合指數當天大漲1.54%報3395.54點,續創歷史新高。在日本市場上,存儲企業鎧俠(Kioxia)股價上漲10.86%,近6個交易日,鎧俠累計漲幅接近70%,總市值逼近2.4萬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156億元。
從消息面來看,存儲芯片行業近期大消息不斷。9月12日早間,英偉達供應商SK海力士宣布,已做好新一代高帶寬內存芯片的量產準備。SK海力士稱,公司已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HBM4(第四代高帶寬內存),并準備好向客戶供應這款用于超高性能AI的新一代內存產品。
SK海力士表示:“近期AI需求與數據處理量大幅增長,為提升系統速度,對高帶寬內存的需求正急劇上升。”公司預計,新一代高帶寬內存芯片產品投入應用后,可將AI服務性能提升69%,這將解決數據瓶頸問題,并顯著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成本。SK海力士AI基礎設施部門總裁兼負責人Justin Kim稱:“HBM4是突破AI基礎設施限制的標志性轉折點,將成為攻克技術難題的核心產品。”他指出,SK海力士將通過及時供應高質量、多樣化的內存產品(以滿足AI時代的性能需求),逐步發展成為一家全棧式AI內存供應商。
在韓國證券市場上,SK海力士的股價已連續第9個交易日上漲,累計漲幅超過28%。值得關注的是,SK海力士目前是英偉達的核心HBM供應商,且已超越規模更大的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在這一尖端技術領域占據領先地位。12日還有消息稱,美光向渠道通知存儲產品即將上漲20%—30%。該消息尚未獲得證實。
存儲大廠鎧俠(Kioxia)也有新消息傳出。有外媒11日報道稱,鎧俠正計劃與英偉達合作開發新型AI固態硬盤,在2027年前后實現商用化,相比傳統固態硬盤讀取速度提升100倍。據悉,該產品將主要服務于生成式AI運算所需的服務器市場,預計將帶來市場的新一代革新。報道稱,這款新型固態硬盤專為AI服務器設計,可部分替代作為GPU顯存擴展的HBM,其隨機讀取性能預計將提升至約1億IOPS。
目前,鎧俠正根據英偉達的提案和要求研發這些新型固態硬盤,預計將在2026年下半年發出首批樣品。同時,鎧俠預測,到2029年將有一半的NAND芯片被AI相關產業購買。
投行“唱多”行業龍頭
日前,花旗發布報告,預計美光科技晚些時候公布的2025財年第四財季報告將給出超預期的業績指引。花旗重申對美光科技的“買入”評級,并將目標價從140美元上調至175美元。美光科技將于9月23日美股盤后公布第四財季業績。
花旗銀行分析師Christopher Danely表示:“我們預計美光科技將公布符合預期的業績,并給出遠高于市場預期的業績指引,這得益于DRAM和NAND產品的銷量增長及價格提升。我們認為,存儲市場持續回暖由有限的產能以及超出預期的需求推動,尤其是來自數據中心終端市場的需求(占美光科技營收的55%)。”
花旗將美光科技2026財年全年營收預期從545億美元上調至560億美元,每股收益預期從14.62美元上調至15.02美元,較市場預期高出26%。花旗預計,2026財年第一財季營收為130億美元,每股收益為3.23美元。
摩根士丹利則看多存儲巨頭閃迪,該行將閃迪目標價從70美元提高至96美元,并將其列入“首選股”行列。摩根士丹利表示,上調閃迪目標價反映出對NAND存儲市場的樂觀前景。這一前景由多家超大規模云廠商對NAND企業級固態硬盤的大額追加訂單推動,訂單總量達到數十艾字節。這些訂單正在將NAND供給從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等消費市場轉向企業市場。
近日,閃迪宣布將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費者客戶的產品價格上調10%以上,且考慮未來幾個季度進一步調整。這是閃迪在2025年第二次提價。
東方證券表示,閃迪此舉或將標志著新一輪定價周期的拉開帷幕,預計競爭對手也有望效仿。浙商證券也指出,閃迪此次價格調整反映出存儲行業在整體需求回暖,多重因素驅動下的結構性變革。
供給端,過去幾年頭部廠商主動減產,下游需求端,消費終端逐漸復蘇,AI、數據中心等場景需求快速成長,推動價格分化與動態定價常態化。技術端,NAND向超高層堆疊、DRAM向HBM等高帶寬方向迭代,接口標準持續升級,帶動產品價值持續提升。應用層面存力成為AI基礎設施核心,催生分層存儲與可信存儲等領域的強勁需求。競爭格局上,國際巨頭主導定價權與中國廠商加速國產替代并存,行業正從傳統的“規模競爭”轉向“技術縱深競爭”。
根據TrendForce數據,雖然閃迪在全球閃存市場份額約為12%,僅位居第五,但其定價信號具備較高影響力。因此,前四大NAND生產商有望跟進調價,這將推動閃存價格開啟更廣泛的上漲趨勢,且該趨勢或具備延續性。
浙商證券表示,存儲行業整體向好態勢明朗,國內廠商也將充分受益。東方證券也認為,存儲行情景氣度持續,國內先進存儲產能持續擴充,AI服務器和AI終端有望持續帶動存儲需求增長,持續看好國產存儲產業鏈。另有券商指出,國內存儲行業除了受益于海外景氣邏輯的映射、漲價周期持續,還存在企業級存儲&端側存儲產品占比提升,3D DRAM等技術創新等α邏輯。
此外,據DRAMexchange數據,DDR5(16GB)現貨平均價自今年7月起趨向平穩且有小幅回落,DDR4(8GB)和NAND Flash(128GB)合約平均價延續增長趨勢。DDR4(8GB)合約平均價在主要廠商陸續退出產能的影響下,由上月的2.6美元顯著上漲至3.9美元,甚至超過DDR5(16GB)現貨平均價(3.385美元)。交銀國際預計,DRAM的強勁價格將延續至2026年上半年,而NAND價格也有望保持堅挺直至2026年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