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16日分別證實,雙方將于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晤。歐洲領導人17日紛紛表態,將陪澤連斯基一同赴白宮。
今年2月,澤連斯基到訪白宮同特朗普會晤時,雙方發生激烈爭吵,不歡而散。再次會面,一眾歐洲領導人作伴,讓外界不免認為聲勢浩大,膽氣卻不足。
避免美烏再次爆發爭吵
特朗普16日說,澤連斯基將于美國東部時間18日下午前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如果會晤順利,將著手安排美俄烏三方會議。澤連斯基16日說,他愿意討論結束俄烏沖突的所有細節。17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北約秘書長呂特、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茨、意大利總理梅洛尼以及芬蘭總統斯圖布等人紛紛表態將陪同澤連斯基赴美。支持烏克蘭、維持對俄壓力,以及協調美歐關系是歐洲領導人多次提及的關鍵詞。
分析認為,避免再次爭吵以及要求上桌談判是一眾歐洲領導人攜手赴美的主要原因。美烏領導人2月28日在白宮爆發激烈爭吵,歐洲國家領導人因而希望這次有人陪同澤連斯基。兩名歐洲外交官表示,芬蘭總統斯圖布的參與可避免澤連斯基與特朗普起沖突,并將說服特朗普在后續涉及烏克蘭議題的談判中“帶上歐洲”。德國總理默茨16日則稱,特朗普這次不會“羞辱”澤連斯基,歐洲國家領導人將給澤連斯基“一些好的建議”。
特朗普16日在社交媒體上提出他對結束俄烏沖突的最新想法,稱最佳途徑是“直接達成和平協議”,而非僅達成停火協議。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直接達成和平協議將徹底結束俄烏沖突,而停火協議往往難以持久有效。
歐洲領導人16日發表聯合聲明說,烏克蘭必須獲得“堅如磐石的安全保障”,以有效捍衛其主權和領土完整。聲明說,歡迎特朗普表示美方準備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不應對烏克蘭武裝部隊及其與第三國的合作進行限制。俄羅斯無權否決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的進程。”
聲明還說,“烏克蘭領土問題的決定將取決于烏克蘭,國際邊界絕不能以武力改變。”只要俄烏沖突持續,歐洲方面將繼續對俄施壓,并通過進一步制裁和更廣泛的經濟措施打擊俄羅斯戰時經濟。
甩掉歐洲想法不可接受
當地時間15日,美俄元首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埃爾門多夫-理查森聯合軍事基地舉行會晤,討論烏克蘭問題和俄美關系等。會談未就俄烏停火等問題達成任何協議,但特朗普表示雙方對話取得了一些進展,普京則提議雙方在莫斯科再次會晤。
會后特朗普表示,如果讓自己給澤連斯基一些建議,那就是面對俄羅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應該認真考慮他此前不斷提及的“領土互換”。
對于美俄元首會晤以及特朗普的種種表態,部分歐洲輿論表示失望,稱并未看到歐洲和平的曙光;也有部分觀點認為,失望之余還有慶幸——至少目前美俄雙方沒有繞開烏克蘭和歐洲,達成某種犧牲烏克蘭利益的協議。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不斷表態希望與俄羅斯以雙邊形式解決俄烏沖突,在他看來,歐洲國家的參與會使得問題“更加復雜”。對此,歐洲國家“充滿了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因阿拉斯加會晤達到了頂峰,為了避免被直接“踢下桌”,默茨在會晤前夕特地組織了一場視頻峰會要求與特朗普協調立場,避免從形式到內容都遭到美俄“越頂”。
默茨直言不諱地指出,除了向俄羅斯施壓之外,歐洲也要向特朗普施壓:不要企圖甩開歐洲盟友與俄羅斯達成任何損害烏克蘭和歐洲利益的協議。
對于歐洲而言,特朗普企圖甩掉歐洲想法不可接受,畢竟俄烏沖突關系到歐洲自身地緣政治安全,而特朗普則被認為是一個“不可信任的美國總統”。他多次透露出希望烏克蘭“領土換和平”的想法,讓歐洲感到過去幾年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付諸東流”,未來還將遭受來自俄羅斯更嚴重的地緣威脅。
這種不安全感一方面源自歐洲自身的虛弱。歐洲內部對于俄烏沖突的態度日益分裂。歐盟26國領導人13日發表關于烏克蘭局勢的聲明,強調外交解決方案必須維護烏克蘭和歐洲重大安全利益。匈牙利未參與該聲明。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說,歐盟“被邊緣化本身讓人悲哀”,更悲哀的是“站在場外還要指手畫腳”。他還提議歐盟領導人效仿美俄元首會晤,召開一次歐盟-俄羅斯峰會,因為“如果你不在談判桌上,就會在菜單里。”除了歐爾班,包括德國選擇黨、法國國民陣線等在內的歐洲右翼政黨近年來表現強勁,而他們也持有明確的親俄立場。
除了內部分裂,歐洲的不安全感還來自對美國的過度依賴。不少分析認為,阿拉斯加會晤將加劇美歐關系的不確定性,在北約內部制造裂痕。德國媒體普遍擔憂歐洲面臨美俄給予的“強制和平”,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無論在關稅還是安全問題上,歐洲始終忍受特朗普“不順從即懲罰”的外交作風,最終只能選擇屈從。
安全上依附于美國加上內部分裂難以彌合,歐洲雖承擔了俄烏沖突的巨大成本卻無力上桌解決問題,只能焦急吶喊。這種困局再次證明美歐關系的不對等,更暴露出歐洲的眼高手低與虛弱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