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東京8月18日電(記者劉春燕)《日本經濟新聞》日前在頭版刊文分析近期發表的日本主要上市公司財報,指出特朗普關稅政策令上市公司業績承壓,主要42家企業本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主營業務利潤將共計減少3.5萬億日元。
文章匯總分析了作為日經股指成分股的主要42家上市公司財報,數據顯示,特朗普關稅政策對企業盈利縮水的影響額較最初估計擴大9000億日元,或達3.5萬億日元。42家上市公司營業利潤總額預計比上財年減少兩成,約為12.1萬億日元。而若沒有相關關稅政策出臺,營業利潤總額原本有望達15.6萬億日元,實現3%的利潤增加。
分析顯示,42家上市公司中盈利下降企業多為出口企業,以汽車行業為主,電子和機械等行業也很多見。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本次財報計入了公司對大量供應鏈企業提供援助導致的經營損失。豐田預計本財年受特朗普關稅影響營業利潤的縮水額約為1.4萬億日元。馬自達預計本財年公司營業利潤將減少2333億日元。七大汽車制造商合計的利潤損失額約為2.7萬億日元,較年初的預期增加1萬億日元,約占42家上市公司利潤損失總額的近八成。
報道認為,本次披露利潤損失財報的企業增加6家,顯示隨著日美貿易談判達成協議、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整體框架逐漸明朗,企業負擔相當沉重,僅靠各公司加強成本轉嫁難以彌補這樣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