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美原油10月期貨合約周一(8月18日)在上個交易日下跌1.16%的情況下,亞市早盤一度跌0.33%,目前探底回升至0.69%,交投于62.36美元/桶附近。油價除受到美、俄兩國元首上周五會晤緩解原油供應擔憂的影響之外,最近又有重磅報告發布,報告揭示油價短期上行遇到壓力,但透露出油價長期看漲的傾向。
國際能源咨詢機構睿咨得能源(Rystad Energy)上周四(8月14日)報告顯示,在阿根廷和德克薩斯州等地關鍵區域有新發現和勘探的油田,受此發現2025年全球可回收石油資源將顯示出凈增長。
由于預計資本限制和能源轉型對原油需求影響日益增加,直至2050年,未來石油需求不太可能繼續快速增長。盡管目前原油產量有所增加,分析表明,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受到限制,睿咨得能源對溫度升高的極限二氧化碳量預測將比IPCC的中等情景要少得多。
石油產量拐點已至
研究顯示,盡管2024年全球石油產量達到300億桶,但過去一年全球發現的可回收石油資源量增加了50億桶。這一凈增長主要是由阿根廷的瓦卡穆埃塔油田和德克薩斯州與新墨西哥州的二疊紀特拉華盆地上潛在資源的勘探所推動的。
包括理論存在但未發現的油田在內的全球可回收石油資源總量穩定在大約1.5萬億桶。過去十年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在尚未發現的資源方面,我們的預測減少了4560億桶,這是由于前沿勘探活動的急劇下降、美洲以外頁巖油開發的不成功以及過去五年海上成本的翻番所致。
從1900年到2024年,歷史上共生產了15720億桶原油。如今,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僅夠維持14年的產量。睿咨得能源預計,未來五年來自新常規石油項目的儲備替代量將不到產量的30%,而勘探只能替代大約10%。
需求不足油價下降或導致生產廠家出清
如果未來全球石油需求如歐佩克預測的那樣增加,即使對生產者來說價格具有吸引力,供應也可能難以滿足需求。然而,如果能源轉型繼續取得進展,預計未來的石油需求將會下降,特別是隨著交通運輸車輛的電氣化程度提高,正如在亞洲大國發生的。
要完全開采這些石油資源,需要油價穩定在較高水平上,而原油供應進一步的增加則需要新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在未來的幾十年里,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本來滿足不斷增長的石油需求,服務價格可能會飆升,而且可能沒有足夠的創新動力來維持如此高的石油排放。
2030年油市或迎來困境反轉
睿咨得能源首席分析師Magnus Nysveen稱,如果未來幾十年石油需求上升,全球可回收資源將無法提供滿足需求的供應,這將創造一個資本密集度較低的能源源無法與之競爭的限制性經濟環境。
因此,睿咨得能源并不預期石油需求將繼續急劇增長至2050年,該公司的分析得出結論,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的最壞情況升溫情景不會發生。參考睿咨得能源的預測的極端情景,這將導致溫度上升2.5°C,未來來自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限制在2000億噸二氧化碳,其中900億噸來自煤炭,600億噸來自石油,500億噸來自天然氣和天然氣液體。這比IPCC的中等情景少了500億噸二氧化碳,中等情景將導致溫度上升2.8°C。
在需求平穩或增長的世界中,到2030年之后將需要另一個石油超級周期。這一情景要求大幅增加前沿勘探和鉆探成功率,以及加速部署二次回收和在北美及全球范圍內全面開發非核心頁巖層。
北京時間14:48,美原油合約現報:62.36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