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圣保羅8月11日電(記者楊家和)巴西Banco Master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瓦加斯基金會教授保羅·加拉(Paulo Gala)近日撰文指出,當前雷亞爾再次出現對美元貶值趨勢,這一現象在雷亞爾高利率背景下顯得頗為反常。他認為,影響雷亞爾匯率的關鍵在于巴西與美國的利差水平,而非巴西基準利率;而利差的擴大或將導致雷亞爾貶值。
他舉例分析,2024年底巴西與美國的利差降至5%,為近20年來第二低,僅高于2021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的水平。數據顯示,這兩個時期雷亞爾在實際和名義上都經歷了顯著貶值,盡管當時巴西外部經濟環境相對穩定。
他引用Santander銀行2023年12月發布的一份特別報告分析稱,巴西匯率與利差的關系并非傳統利率平價理論所描述的線性模式,而是呈“微笑曲線”特征:
——當利差處于“正常”水平(約6%-10%)時,匯率反應不大;
——當利差降至6%以下時,雷亞爾會出現非線性的大幅貶值;
——當利差過高(10%以上)時,也可能因國家風險飆升而引發貶值。
2024年的情況與此相符。當時由于美國降息速度慢于巴西,利差縮小至約5%,在巴西基準利率為10.5%、美聯儲利率為5.5%的背景下觸及風險下限。這一變化觸發貶值通道,加之實際利差同步收窄,美元兌雷亞爾匯率在去年12月突破6.00關口。
加拉認為,近期雷亞爾匯率走弱并非偶發事件或單一外部沖擊,而是利差結構性變化的結果。歷史經驗表明,當利差處于類似水平時,巴西往往面臨資本外流與本幣顯著貶值的風險。
保羅·加拉曾在圣保羅多家金融機構擔任經濟學家、基金經理及首席執行官等職務,自2002年起在瓦加斯基金會任教。2004年和2005年,他曾分別作為訪問學者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劍橋大學進行研究。他也為當地媒體撰稿,發表多部關于巴西經濟、宏觀經濟學的作品。同時,他是巴西最大的工業領域行業協會圣保羅州工業聯合會(FIESP)董事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