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歷史。
7月29日,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在重慶掛牌成立,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履行出資人職責。
作為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的戰略定位及目標是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要發揮對汽車產業鏈各類所有制企業的牽引作用,為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汽車強國作出重大貢獻。”國務院國資委相關領導在集團成立大會上表示。
新成立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是基于長安汽車、辰致集團等117家分子公司組建的新汽車集團。總部位于重慶,注冊資本金200億元,新總額3087億元,從業人數約11萬人,主要經營業務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汽車銷售、金融及物流服務、摩托車等。
中國汽車行業進入機遇和挑戰并存的關鍵時期,央企的改革勢在必行。
新長安,央企改革破局的最優解
隨著新能源與智能網聯等科技浪潮的興起,世界工業版圖重構在即,汽車強國建設重擔在肩,汽車央企作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頂梁柱”,更需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和魄力突破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成為一級央企,意味著決策鏈條的縮短。我們可以直接與國資委溝通,更快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抓住戰略機遇。”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總經理趙非說,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新公司在獲取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基金、重大科研項目等方面,將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能快速激發企業活力。
作為汽車行業央企改革的新標桿和新樣本,長安確實有底氣和信心。
起源于1862年上海洋炮局的長安汽車,至今已擁有163年的深厚傳承與積淀。作為我國汽車行業的“排頭兵”之一,長安汽車從創立之初就堅持創新求變,歷經三次創業,逐步發展成為今天中國汽車品牌向新向上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累計銷量135.5萬輛,創近8年新高,展現出央企代表的“硬核”實力。新能源強勢攀升,銷量達45.2萬輛,同比增長49%。7月份,長安汽車銷量超21萬輛,新能源銷量超7.9萬輛,同比增長超73%。
“作為制造業龍頭企業,長安汽車生產了全市56%的汽車、51%的新能源汽車,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相關領導表示,這次新央企落地重慶,將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落戶,為重慶建設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引領的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提供強大助力,推動重慶汽車產業規模向萬億元級邁進。
在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位居三大萬億元級產業之首。新長安正全面帶動重慶汽車產業“聚鏈成勢”。通過戰略引導,它吸引著更多全球頂級的電池、芯片供應商來渝設廠,助力重慶實現2025年本地配套率超50%的目標。
研發體系方面,長安已構建起“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布局,擁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2.4萬人技術研發團隊。得益于研發團隊,長安汽車的超級電驅系統效率達95%,電池低溫衰減技術超越零下30攝氏度極限,2.4萬名科技人才正推動固態電池等67項核心技術攻關。
海外也在積極布局。今年5月,長安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這是重慶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工廠,也是央企在海外投產的首個新能源整車工廠,標志著長安汽車進一步實現從產品出口到產業出海的轉型升級。目前長安立足中國,已布局歐洲、東南亞、中東非、中南美、歐亞五大區域,在全球擁有117家分子公司,21個制造基地,產品遠銷103個國家和地區。
原來在研發、海外、制造深耕的基礎上,一個資源整合更高效、科技創新更聚焦的新長安,將成為一條兇猛的鯰魚,倒逼市場參與者加快創新,將競爭的焦點從價格戰中解放出來,轉移到技術比拼、品牌比拼的維度。
子品牌的角色和定位不會變化,只會強化
在新集團成立之前,長安汽車以長安品牌為主體,疊加阿維塔、深藍、長安啟源三大新能源品牌,覆蓋燃油車、新能源車型。
新的長安汽車成立之后,這一格局并不會發生變化。“三個新能源品牌從一開始成立時,無論是組織架構上,還是制造、物流、采購以及能力、品牌,都做了最大程度的共享。”集團黨委副書記譚本宏解釋道。
他表示,目前三個子品牌各自的定位、目標客群都劃分得很清楚,能對長安產生差異化貢獻,能夠產生各自不同的價值。
按照內部規劃,阿維塔定位高端豪華,要向上突破;深藍,則面向中高端的主流人群,主要為全球的年輕態用戶,提供15~30萬元的新能源產品;啟源,則肩負長安整體新能源的銷量支柱使命,面向全球主流家庭用戶,定位“智能移動生活家”,提供全新的智能移動的出行體驗。
“角色和定位不會變化、只會強化。”阿維塔CEO陳卓則進行了更進一步的補充道。
新集團成立后,擺在三大新能源品牌面前的挑戰是如何承接住新集團成立的發展機遇。
啟源CEO葉沛表示,新集團成立后,能感受到身上的擔子和責任“非常重”。而為了承接好新集團的歷史機遇,啟源將從戰略、產品、生態等維度進行承接。比如戰略上要有新規劃。
“啟源力爭在2027年實現全球銷量突破100萬輛、2030年全球銷量180萬輛。同時,在達到規模之外,還必須盈利。需要完成長安主品牌的利潤輪替,成為央企規模和盈利擔當。”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表示,對于深藍來說,要接住新集團成立的機遇,一是要進一步實現新央企高質量發展的技術,二來是要做整個集團向高科技突破的中堅力量,同時也要做好集團全球出海的引擎。
陳卓說,阿維塔會繼續全力以赴來承接這個新集團品牌向上的戰略使命,堅定不移地打造世界級的新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今年1~6月,中國長安汽車實現整車產銷135.5萬輛。這個成績,對長安來說并不容易。
“我們不停在做轉型,這個轉型是在自主品牌200萬輛以上的高位進行的結構性調整。一萬臺的規模做調整很容易,但長安整個集團不僅有三大新能源品牌,還有燃油車品牌,需要考慮到很多事情,比如推新的品牌、賦能新的技術等。”譚本宏說,今年上半年整個集團從上到下沒日沒夜地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今年長安汽車的目標是實現300萬輛,其中新能源銷量100萬輛。下半年,長安集團的任務也很具挑戰性。“內部的目標要比這個公開目標更高,為此在產品布局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準備,現在各個品牌都把自己的目標扛下來了。”譚本宏補充道。
新的長安汽車集團成立后,譚本宏作為集團的黨委副書記,將總管集團的品牌等。他分析,今年下半年,要完成300萬臺的目標,要做到四個“抓”——抓流量、抓新品/增量、抓國際、抓創新。
*抓流量,即最大化實現已有產品的商業價值、實現商業變現,希望能通過被消費者看見的形式,讓產品、技術、服務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抓新品,下半年,長安會推出一系列新品,“抓新品就是抓增量”。
*抓國際,即從國際市場抓增量。譚本宏說,上半年為了迎接更廣大的國際市場,組織、人力已經做了快速調整和補充,五個大區形成了一個一級部門,團隊得到了快速補充。
*抓創新,比如智能駕駛、大模型等。
七大戰略業務、十年投入2000億元
新的長安集團成立之后,整車業務上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整車產銷規模達500萬輛,新能源車型全球銷量占比超過60%,海外的銷量超過30%,成為世界前TOP 10的汽車品牌。
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強調,新長安集團會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對新汽車領域堅定投入2000億元,新增1萬人規模的科技創新團隊,實現技術探索、產品變現。
“未來五年將面向全球推出五十余款新能源產品,包括7款以上的30萬臺級的全球化的大單品、構建全譜系新能源品牌的矩陣,持續在全球打造阿維塔、深藍、長安三大品牌。”
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車企,加上整車業務,新集團還需要同步打造核心零部件業務、摩托車業務、新興產業等7大戰略業務,目的是構建新汽車、新生態,不僅僅是原來布局里面的任務,要帶動零部件、金融,還有摩托車、商貿、物流,整個產業鏈出海,成為一個強大的產業生態和服務生態。
長安集團成立的背后,離不開國家推動央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升汽車產業競爭力的核心主線。
今年1月,工信部相關領導曾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針對性采取措施,努力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勢頭;其中包括研究開展整車企業集團化管理,支持優勢企業提質增效做優做強。
“新成立的汽車集團有利于發展全球競爭力,有利于長安整合相關資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一條新路,做大做強,向世界一流汽車集團邁進。”朱華榮說。
汽車行業的整合、聚焦的步伐正在提速。不止央企,其他民營自主品牌也在加速整合,比如吉利。
在新集團成立的首個媒體溝通會上,朱華榮強調,“效率為先。這一輪競爭里面,誰要走到了前列,誰就有更多的生存機會。如果沒有這些突破,很難在這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