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18時,2025年暑期檔電影總票房突破73億元。在直線飆升的票房背后,中國電影市場正經歷一場殘酷的兩極分化——《南京照相館》單日排片占比23.2%遙遙領先,《長安的荔枝》《侏羅紀世界:重生》等望塵莫及。
今年暑期檔,從未如此火熱,也從未如此挑剔。當觀眾拋棄“可看性”,擁抱“必看性”,這場由情緒消費驅動的資本盛宴,必將有人歡喜有人愁。
01
破73億元
于電影票房而言,暑期檔被視為創造神話的重要節點,因此大片云集、題材豐富,對于觀眾而言,早已司空見慣。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5日,《南京照相館》《長安的荔枝》《侏羅紀世界:重生》《F1:狂飆飛車》《浪浪山小妖怪》等幾十部影片正火熱放映。接下來,《東極島》《奇遇》《非人哉:限時玩家》《山河為證》《壞蛋聯盟2》《贖夢》等將登陸暑期檔。
總的來說,今年暑期檔類型多元、題材創新、供給豐富,超60部中外影片宣布定檔暑期檔,涵蓋歷史、懸疑、動畫、科幻、動作等類型。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8月3日,單日電影票房突破3.8億元,創2025年暑期檔單日票房新高。截至8月5日18時,2025年暑期檔電影總票房已突破73億元。其中,《南京照相館》貢獻超17億元的票房,展現出頭部電影的虹吸效應,《長安的荔枝》《侏羅紀世界:重生》暫列檔期票房榜第二、第三位,分別收獲票房6.38億元、5.56億元。
在市場機構看來,暑期檔作為一年中最長時間的檔期,優質影片催化有望帶動電影票房市場穩步增長。
回望歷年暑期檔,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暑期檔全國電影票房為116.43億元,觀影人次達2.85億,國產影片票房為84.81億元,占比為72.84%。另外,2023年更是創下了206億元的歷年最高的票房紀錄。
因此,今年暑期檔能否帶來驚喜,全憑后半程的借勢發力。“引爆大盤,只需要一部電影一騎絕塵即可。”業內人士這樣評價如今的電影市場。
嚴格來說,今年開年以來,憑借現象級作品《哪吒2》的爆火,一部國產動畫影片竟“撐”起了體量不小的春節檔電影票房。而后,在清明檔、五一黃金檔電影市場的表現卻較為冷淡,市場熱度始終不高。即便進入暑期檔,起初大盤熱度依舊不溫不火,直到《南京照相館》的上映,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轉局勢,助力整個電影市場的大幅升溫。
02
閃現黑馬
“這不僅是歷史,更是我們血脈里的基因。”一位年輕觀眾在《南京照相館》豆瓣頁面的留言,或許揭開了票房黑馬的制勝關鍵——滿足了大部分觀眾的情感剛需。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南京照相館》自上映以來,連續10天日票房過億,強勢刷新了暑期檔日票房的紀錄。
此前,業內對《南京照相館》的總票房預測為37.52億元,而近期該預測數據已經上調至42.19億元。這也意味著,暫列今年票房榜第三名的《南京照相館》,有望超過《唐探1900》(36.12 億元),僅次于《哪吒之魔童鬧海》(154.4億元)。
專業版燈塔數據顯示,從城市票房來看,二線城市成為《南京照相館》的核心票倉,占據45.3%;從用戶畫像看,女性觀眾成為觀影主力,占比高達63.8%;從活躍省市來看,江蘇、廣東、浙江的觀眾更為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票房的持續上升,也將加快產業鏈的正向循環。
具體來看,院線端將直接受益于上座率的提升,增加放映收入;下游衍生品、影視IP授權等周邊市場也將迎來擴容契機;參與內容制作的公司有望加速回收成本,實現快速盈利。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喜劇動畫電影《浪浪山小妖怪》已與超30家企業達成合作,涵蓋汽車出行、餐飲茶飲、圖書出版、卡牌潮玩、互聯網平臺等多個細分領域,其中17家為實體衍生品企業,隨電影同期上新的授權衍生單品超400個。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通過IP全維度的開發,打破傳統票房依賴,探索電影IP撬動線下經濟的全新模式。
03
走出階段性行情
隨著今年暑期檔電影票房一路攀升,實際上資本市場的漲停板比銀幕更早沸騰:幸福藍海三個交易日市值暴增近40億元,影視院線概念股持續活躍。
隨著《南京照相館》的“叫好又叫座”,背后的資本方也在二級市場掀起一波階段性行情。
公開信息顯示,《南京照相館》共有9家出品方、2家發行方和21家聯合出品方,片方分賬比例為38.41%,其中存在多家上市公司的身影,包括中國電影、幸福藍海、萬達電影、上海電影等。
實際上,幸福藍海在7月24日股價已開始異動,隨后在7月25日《南京照相館》上映后的5個交易日,其股價從14.27元/股狂飆至30日收盤的25.32元/股,累計漲幅高達100.3%,市值暴增至94億元。7月31日起,幸福藍海股價最高沖至28.26元/股后開始大幅回調。截至8月5日收盤,其股價報17.77元/股,總市值“縮水”至66.21億元。
然而,資本市場狂歡的背后,卻是業績陷入困境的殘酷現實。財報顯示,2020年以來,幸福藍海已連續5年歸母凈利潤虧損,合計虧損10億元。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電影市場作為頗具代表性的消費市場,鮮活地證明了優質的內容足以影響票房、股價的走勢。
實際上,大銀幕前的觀眾與小屏幕前的投資者共享同一個劇本:唯有極致,值得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