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貿易保護主義議程,將美國對外國商品的關稅推至二戰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最新測算,如考慮截至7月31日實施的所有美國關稅、外國對等反制措施的影響以及將于8月7日生效的所謂“對等關稅”,特朗普政府宣布的一系列關稅壁壘會使美國平均關稅稅率達到17.3%,為1935年以來最高水平。
彭博行業研究的計算也顯示,如果新關稅如宣布的那樣在7天內生效,并且美國與歐盟、日本和韓國的汽車稅協議得以維持,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從現在的13.3%上升到15.2%。
8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表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均表示,目前特朗普政府出臺的所謂“對等關稅”違背世貿組織(WTO)規則。根據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各成員不能歧視其貿易伙伴。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應當意識到這恐怕不是偶然現象,特朗普關稅政策代表的是美國當前在貿易關系方面的思潮和趨勢,即對于二戰后80余年以來多邊主義的不滿,而在貿易關系中轉而構建雙邊或諸邊關系。
大規模提高關稅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數據顯示,目前特朗普政府整體的關稅壁壘已經使得美國總關稅水平接近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頒布后曾一度達到的20%左右的水平。
如果美聯儲作出反應,調整可能部分以名義收入下降的形式出現。收入分配底層家庭在調整前每年的損失為1300美元,調整后的價格漲幅穩定1.5%,即每戶家庭損失2000美元。
在商品價格方面,該實驗室的研究顯示,2025年的關稅對服裝和紡織品的影響尤為顯著,短期內消費者將面臨鞋類價格上漲40%和服裝價格上漲38%的局面。長期來看,鞋類和服裝價格分別上漲19%和17%。
一位在美國長期進行航運物流業務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漲關稅后,美國的大零售商一定會最終讓消費者承擔成本。
他對記者表示,多年經驗顯示,大零售商本身是不會自我吸收成本的,而且幾乎一定會利用加關稅來加價,譬如“美國每年有34%的球鞋從越南進口,越南是美國最大的鞋類產品進口國”,如果加關稅美國消費者很快就能感受到價格傳導。
他解釋說,十幾年中,鞋帽生產商在東南亞不斷尋找最低的生產成本所在地,只是產地在換,美國在此方面的物價一直沒有太大改變,但這次關稅戰所帶來的后果不同了。
在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方面,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計算顯示,2025年和2026年,美國實際GDP增長率將因2025年所有關稅的影響而每年下降0.5個百分點。長期來看,美國經濟將持續萎縮0.4%。
彭博行業研究則表示,可以肯定的是,評估如此大幅度的關稅上調對美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一項挑戰,因為自二戰以來美國從未如此上調過關稅。
“根據美聯儲在第一次貿易戰中使用的模型結果,我們計算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如)平均關稅上調12.8個百分點,可能導致美國GDP在2到3年內下降1.8%,核心價格上漲1.1%。即便如此,匯率調整的程度以及企業通過降低利潤率吸收部分成本的意愿,可能會對這些預估產生重大影響。無論如何,關稅都將對全球GDP造成重大打擊。”
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還計算了關稅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影響,數據顯示,到2025年底,美國失業率將上升0.3個百分點,到2026年底將上升0.7個百分點。到2025年底,就業崗位將減少49.7萬個。在對行業的影響方面,關稅可令美國制造業產出增長2.1%,但這些增長被其他部門的產出擠出效應所抵消,譬如建筑業產出會萎縮3.5%,農業產出下降0.9%。
8月1日,美國勞工部發布的報告顯示,上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7.3萬人,遠低于市場預期的11.5萬。由于家庭就業市場的波動性下降,上個月失業率上升至4.2%。加之此前兩個月數據大幅下修,這都給美國勞動力市場現狀敲響了警鐘。
波及全球貿易體系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多重關稅壁壘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的重新排序。
此前,美國對外平均關稅在2.4%左右,且同韓國等國家存在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關稅接近于零。同時,如前所述,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具有不歧視原則。即如果美國對某一國達成協定降低關稅稅率且這一稅率更低,那么這個稅率就適用于美國已經談過貿易協定的所有貿易伙伴。
此前據新華社報道,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認為,“對等關稅”將至少在兩方面違反WTO規則:對不同貿易伙伴征收不同關稅違反WTO成員之間互不歧視的承諾;若美國將關稅稅率調高至超過與其他成員協議商定的最高水平,也會違規。
在此次所謂“對等關稅”推出后,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與經濟學教授埃普拉薩德表示:“特朗普開創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新時代,最終將波及整個全球貿易體系。”
“對世界其他地區來說,這是一個嚴重的需求沖擊。”印度央行前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現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拉詹(Raghuram Rajan)表示,“隨著世界其他地區在這些關稅面前經濟有所放緩,會看到許多央行正在考慮降息。”
還要提及的是,特朗普所謂“對等關稅”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預計特朗普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對藥品、半導體、關鍵礦產和其他關鍵工業產品進口征收單獨關稅的計劃。
當地時間15日,世貿組織(WTO)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貿易量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5.3%,主要原因是出于對美國提高關稅的預期,北美地區進口量激增。
但WTO經濟學家預計,隨著庫存充足和關稅上調對進口需求構成壓力,今年晚些時候增長速度將放緩。WTO表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許多國家的月度商品貿易統計數據(以價值計)已公布。這些數據表明,在第一季度激增后,進口需求開始放緩。例如,美國第一季度進口增長25%,但第二季度前兩個月僅增長1%。截至今年前五個月,美國進口增長15%。
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從1月份以來的貿易增速下調對于發達經濟體最為明顯,目前預計發達經濟體2025年的貿易增速只有早先預測的一半左右,而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面臨約四分之一的下調。最近的數據凸顯出這種增速放慢:4月份全球貨物進口量增速從3月份的6.7%同比大幅下降至2.9%,美國貨物進口量環比暴跌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