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
7月1日,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開盤升破7.16關口,報7.1538,創下去年11月以來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14時15分,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報7.1635。
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盤中短線拉升,最低觸及7.14995,截至14時15分,報7.15915。近兩個交易日以來,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已接連升穿7.17、7.16、7.15三個關口。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走軟至新低,Wind數據顯示,截至14時15分,美元指數報96.7705,盤中最低觸及96.6095,創2022年2月以來新低。
消息面上,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表示,預計今年降息一次,明年或降息三次。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考慮提前提名下一任美聯儲主席人選。
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低迷。截至目前,美元指數日線已錄得9連陰,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跌幅已超10%。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較弱導致美元指數呈下行趨勢,美國與其他經濟體就貿易政策領域的談判進度、以及中東地緣形勢變化等因素則加劇了美元指數的波動。
近段時間以來,全球金融市場風云變幻,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保持基本穩定,甚至略有升值,超出市場預期。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外部與內部兩方面。
外部來看,美元信用危機引發的美元走弱仍在持續。美國銀行近期一項對機構投資者的月度調查顯示,去美元化仍在進行中,投資者目前對美元的減持程度是過去20年來最高的,這表明市場對美國宏觀經濟風險和長期競爭力的擔憂日益加劇。
內部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繼續對人民幣匯率起到托底作用,人民幣匯率對于國內政策發力或保持較高敏感度。
“面對外部沖擊,中國政府早有預判和應對,年初已將‘防范外部風險’列入工作重點。隨著新一輪金融和宏觀政策陸續出臺,人民幣匯率的政策支撐正不斷增強。”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表示,在二季度人民幣對美元漸進升值的背景下,匯率調控的措施弱化,從此前的“三個堅決”調整為“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穩定市場預期,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結合當前人民幣匯率保持較低波動率的狀態,以及4月至5月結匯需求回升的事實,對人民幣匯率的管理已在趨于中性。展望后續貨幣政策的變化,根基仍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