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路透社周三(4月30日)發布的4月專項調查結果猶如一枚深水炸彈,揭示出原油市場正面臨自2025年開年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這份涵蓋40位國際頂級經濟學家與分析師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貿易關稅陰云與OPEC+增產決策的雙重夾擊下,國際油價預測值遭遇斷崖式下調——布倫特原油全年均價預期暴跌4美元至68.98美元/桶,WTI原油價格更是直接下調至65.08美元/桶,低于3月份的69.16美元/桶。這份數據較3月預測值出現罕見的大幅修正,預示著原油市場即將迎來劇烈震蕩期。
需求端:"關稅大棒"敲碎增長幻想
調查報告中最為觸目驚心的,是多家權威機構同步下調的原油需求預測。路透調查顯示,分析師們已將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壓縮至日均86萬桶,這與國際能源署(IEA)本月最新公布的73萬桶/日預測形成呼應。更值得關注的是,就連向來樂觀的OPEC組織也不得不低頭,將其需求增長預期從先前的高位下調至130萬桶/日。丹麥盛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在報告中特別強調:"當亞洲大國、歐盟與美國之間的關稅戰升級為持久戰時,全球制造業PMI數據的持續萎靡正在轉化為實體經濟的用油需求萎縮。"
供應端:OPEC+增產計劃成"達摩克利斯之劍"
與需求萎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OPEC+組織令人意外的增產步伐。據媒體報道,包括沙特、俄羅斯在內的多個核心成員國將于5月5日召開緊急會議,極可能推動該聯盟在6月實施第二輪增產計劃。這距離4月剛剛達成的放松減產協議尚不足兩個月,如此激進的供應釋放節奏令市場猝不及防。能源分析師警告稱,若OPEC+真的將日產量再提升50萬桶,全球原油庫存或在三季度突破五年均值上限,屆時油價恐面臨2018年以來最猛烈的拋售壓力。
黑暗中的微光:地緣政治或成最后變數
盡管調查報告整體基調悲觀,但仍有16%的分析師指出潛在轉機。若中東地區爆發重大供應中斷事件,或美國突然調整對委內瑞拉的制裁政策,市場情緒可能瞬間逆轉。不過多數專家認為,在OPEC+明確增產路線圖之前,任何反彈都將是曇花一現。分析師指出,"當需求預期和供應增量同時亮起紅燈時,油價的寒冬或許才剛剛開始。"
北京時間15:26,布倫特原油現報60.56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