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又創新高了!
3月18日,COMEX黃金期貨、倫敦金現價格分別突破3040美元/盎司、3030美元/盎司的關口,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國內滬金期貨主力合約盤中也突破700元/克。截至發稿,COMEX黃金期貨、倫敦金現分別報3042美元/盎司、3035美元/盎司。
2025年以來,黃金走勢呈現出延續高位震蕩并持續上行的態勢。年初至今,黃金累計漲幅已超過15%,這一漲幅不僅超出了市場的普遍預期,也提前達到了多家金融機構設定的季度目標。
“越漲越想買,越買越上頭”、“每天都要打開軟件看看今天黃金跌了沒有,只要跌了就加倉。”金價節節攀升之下,有不少投資者開始押注黃金,包括投資實物黃金、積存金、黃金ETF等。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黃金相關的ETF產品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4只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黃金ETF產品今年規模增長均超過18%,最高甚至超過40%。
對于未來黃金市場的走勢,多數業內專家持樂觀態度。在他們看來,盡管短期內金價可能會出現一定的震蕩,但長期來看,金價將延續上行態勢。這主要得益于全球央行降息周期的持續、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以及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此外,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和通脹壓力的增加,黃金的保值和增值功能將更加凸顯,從而進一步推動金價上漲。
黃金牛市走到哪了?
事實上,黃金價格從去年開始已經經歷了一輪大幅上漲。數據顯示,COMEX黃金期貨、倫敦金現2024全年漲幅均超27%,創下2010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并多次刷新歷史紀錄。
進入2025年,黃金價格在此基礎上繼續波動。
3月14日,COMEX黃金期貨價格突破3000美元/盎司整數關口,為歷史上首次。
3月18日,COMEX黃金期貨、倫敦金現再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均超過15%。短短四天時間,黃金的漲幅再次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國信證券3月18日發布的最新研報認為,今年年初至今金價表現強勢有多方面的因素助推:地緣風險,美國對外加關稅推升避險情緒;倫敦金逼倉風險,由于擔心美國對黃金加征關稅以及對諾克斯堡金庫進行審查,COMEX黃金相較于倫敦金有明顯溢價,倫敦金被大量運往美國;中美之間博弈,國內AI領域技術創新有重大突破,美元指數下行也利好黃金;美聯儲主席偏鴿派的表態。
近期,多家國際知名投行紛紛上調黃金目標價格。瑞銀集團(UBS)分析師稱,不斷升級的貿易沖突凸顯了黃金在不確定時期作為價值儲存工具的作用。未來四個季度,金價有望達到每盎司3200美元,高于該行之前預測的3000美元。
廣州同信投資總經理、黃金投資分析師呂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短期來看,現在金價處于剛剛突破后的單邊極端上漲行情階段。最近在中東戰火重啟和美國全面實施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貿易不確定的支撐下,金價有望向3180美元方向運行。長期來看,金價處于2023年10月以來的牛市行情中,該趨勢或有望持續至特朗普任期結束節點。
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研究員王彥青認為,綜合來看,盡管需要警惕如流動性風險、俄烏沖突的調停等潛在利空因素,但包括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長期地緣政治風險、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等因素支撐貴金屬持續走高,市場利多因素明顯多于利空因素,后市仍宜以牛市思路參與貴金屬市場。
黃金投資火熱,ETF產品規模持續增長
與國際金價相呼應,國內各大品牌的黃金價格也呈現出上漲態勢。東方財富數據顯示,3月18日,周大福、老廟黃金、老鳳祥等品牌的黃金價格均超過900元/克,周生生當日黃金報價為910元/克,較前一日上漲3元。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黃金首飾消費量同比下滑嚴重,但黃金的避險保值屬性也讓金條銷量大幅上升。據中國黃金協會披露,2024年,我國黃金消費量985.31噸,同比下降9.58%。其中,黃金首飾532.02噸,同比下降24.69%;金條及金幣373.13噸,同比增長24.54%。
“前兩年家里買了幾十克金條,那時金價才四百多元,后面越漲越高,總想等跌了再囤一點,結果就是眼看者黃金一路上漲,現在特別后悔。”有投資者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投資者分享自己的“買金攻略”,其中有不少人都是選擇購買銀行的投資金條。“越漲越買,越買越‘上頭’,現在一有閑錢就去銀行買金條,反正都是長期持有,不會過多去關注金價的漲跌。”有投資者如此表示。
某股份行理財經理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期黃金價格不斷上漲,過來咨詢黃金的客戶也有不少。但是考慮到實物黃金流動性一般,起投門檻較高,而且實物黃金在買賣的時候也會有一定價差,因此投資者如果想投資黃金,還可以嘗試購買銀行的積存金或者投資黃金ETF。
廣東投資者趙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去年關注到黃金的走勢后,選擇購買了一只規模比較大的場外黃金ETF,此后每逢黃金開啟震蕩調整就開始定投加倉,目前持倉規模大概16萬元,近一年收益率大概為20%。
“之前也沒有過專業的投資經驗,能有這個收益率已經很滿意了,至少比放在銀行里吃利息香。不過感覺目前黃金的價格確實有點高了,之后可能會考慮逐步止盈減倉。”趙先生稱。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目前與黃金掛鉤的ETF產品規模相比去年年底有較大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3月17日,規模在百億元以上的黃金ETF共有4只,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的最新流通規模分別為360.63億元、182.96億元、161.53億元、103.39億元,規模較去年年底分別增長25.76%、18.43%、21.93%、44.76%。
上述4只黃金ETF中,國泰黃金ETF截至去年年末的流通規模尚未過百億,僅3個多月便迅速增長。
數據顯示,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近一年收益率分別為38.33%、38.32%、38.52%、38.38%。
華安黃金ETF的基金經理許之彥近期發表觀點認為,黃金價格目前已突破3000美元,盡管短期內可能面臨波動,但中長期來看,由于美國經濟出現通縮和衰退跡象、關稅政策及各國央行購金活動的支持,黃金的投資價值依然穩固。建議投資者采取定投或中長期持有策略以應對市場波動。
呂超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黃金投資工具各有特點。如實物黃金流動性低、持有成本高,適合長期持有;積存金流動性中等,適合定投;黃金ETF流動性高、成本低,適合短線交易;黃金期貨/期權適合專業投資者對沖風險。綜合來看,普通投資者需要根據流動性、成本和風險需求選擇合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