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亮劍:嚴打編造傳播股市謠言行為
1月2日有市場傳言,監管部門指導上市公司15日之前釋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險公司大額贖回公募基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2日表示,這些信息都是謠言。證監會已關注到相關虛假信息,已布置依法追查消息來源,并將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股市謠言的行為,持續凈化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環境。
強信心穩市場 央行釋放兩大重磅利好
專家表示,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工具加快落地生效,將更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雙向波動中凸顯韌性 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
回首2024年,受美聯儲降息預期反復調整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走勢一波三折,人民幣匯率走勢在雙向波動中彰顯韌性。展望2025年,專家表示,我國經濟基本面向好將助力人民幣匯率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挑起穩投資大梁 央企“兩重”項目建設提速
業內人士認為,央企是國家穩增長擴投資、實施“兩重”“兩新”的重要主體。在資金支持下,央企將進一步加大在交通運輸、能源網絡、水利設施等領域的投入力度,助力穩投資穩增長。
上海證券報 市場傳言:上市公司1月15號之前釋放全部利空 證監會:謠言!已依法追查消息來源
針對“監管部門指導上市公司1月15號之前釋放全部利空”“保險公司大額贖回公募基金”等市場傳言,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1月2日回應記者稱,這些信息都是謠言。
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完成招標 550億元資金待入市
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下稱“互換便利”)操作結果公告[2025]第1號。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情況,央行啟動了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并于1月2日完成招標。本次操作金額為55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中標費率為10個基點。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后續相關部門將持續跟蹤評估互換便利工具實施情況,結合市場運行情況調整政策工具使用頻率和投放節奏,保險等機構也已基本做好參與準備,持續推動相關機構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回購增持貸新消息 超700家上市公司或股東與銀行達成意向
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包括提高融資比例、延長貸款期限、拓寬適用范圍等。業內人士稱,這些措施將進一步降低參與門檻,擴大政策輻射范圍,減輕借款方資金壓力,更好調動上市公司及重要股東實施股票回購、增持的積極性。
六組關鍵詞看2025年經濟政策脈絡和改革主線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謀劃“十五五”規劃之年,還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這一年,將如何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上海證券報記者從中央相關會議部署中找出六組關鍵詞,力圖勾勒出2025年經濟政策脈絡和改革主線。
證券時報 監管部門指導上市公司釋放全部利空?證監會:謠言
針對“監管部門指導上市公司1月15日之前釋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險公司大額贖回公募基金”的市場傳言,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1月2日表示,這些信息都是謠言。
互換便利迎多項政策“紅利” 質押品范圍進一步擴大 所涉證券質押登記費減半收取
記者從接近監管人士處獲悉,后續相關部門將持續跟蹤評估互換便利工具實施情況,結合市場運行情況調整政策工具使用頻率和投放節奏,保險等機構也已基本做好參與準備,持續推動相關機構用好、用足政策工具。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優化 便利參與主體操作
作為人民銀行首次設立的支持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之一,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正式出臺后,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下稱“貸款”)。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便利參與主體操作,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
集中開工分秒必爭 聚精會神抓好高質量發展
1月2日,重慶市舉行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開工暨投產活動,投產304個項目,總投資達3860億元,涉及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城建、交通、民生等多個領域。同日,深圳市2025年首批新項目建設開工,集中開工項目共259個,分布在產業、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領域。浙江嘉興南湖也舉行了2025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項目涵蓋人工智能、微電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證券日報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股市謠言行為
1月2日晚間,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王利答記者問時表示,這些信息都是謠言。證監會已關注到相關虛假信息,已布置依法追查消息來源,并將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股市謠言的行為,持續凈化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環境。
非銀機構需用好用實互換便利工具 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作為我國首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互換便利于2024年10月份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一經推出便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目前,首批互換便利操作已全部落地;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也于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標。隨著互換便利參與機構范圍擴容,連日來已有多家券商獲批參與互換便利業務,互換便利參與機構的名單也將越來越長。對于非銀行金融機構而言,用好用實互換便利工具能夠提升自身資金獲取能力、提高資本市場流動性、增強服務實體產業質效,意義重大。
中國結算: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所涉證券質押登記費用減半
2025年1月2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表示,為更好支持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順利開展,公司決定,對在中國結算辦理的所有涉及SFISF的證券質押登記費實施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其中,港股通證券質押登記費以所質押股數(份額)為基礎收取。
樓市利好政策效果持續 市場預期逐漸修復
展望未來,受訪專家普遍認為,在“穩住樓市”的政策基調下,2025年房地產市場預期有望修復,市場整體呈現出跌幅持續收窄的良好態勢。
人民日報 凝心聚力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從過去的“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到“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體現出對經濟發展形勢更為深刻的把握。擴大內需是穩增長的當務之急,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長遠之策。在國際經濟格局深度調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國內市場是經濟穩定增長的根基和底氣所在。我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群體以及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內需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廣闊的空間。然而,將這些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增長動力,必須有全方位的戰略布局和切實有效的政策舉措。
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今年起實施 充分體現自愿、彈性原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共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部門發布《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彈性退休制度具體如何實施?“往前彈”和“往后彈”如何選擇?怎樣更好保障職工相關權益?記者采訪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司局負責人及專家。
經濟日報 積極財政政策穩增長強信心
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用好增發國債資金、加快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實施一攬子財政增量政策……2024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彈性退休怎么選
眼下,即將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又該如何選擇?例如,彈性退休制度實施后,1965年3月出生的男職工,應當如何申請彈性提前退休或彈性延遲退休?該職工在2025年4月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如果仍然希望在2025年3月彈性提前退休,需要本人提前以書面形式告知用人單位。所在單位應按規定向社保經辦機構提出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如實提供退休時間申請書等材料。如果希望彈性延遲退休,也需要提前與所在單位達成一致。人社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勞動者可以咨詢社保經辦機構或者撥打12333熱線,工作人員將進行解答。
21世紀經濟報道 A股開年震蕩:大消費“吸金” 機構靜待加倉時機
明澤投資基金經理胡墨晗指出,一方面,短期內市場缺乏明確主線,加劇市場短期觀望心態,市場來到短期存量博弈的新階段;另一方面,年末資金結算與謹慎情緒導致市場資金供給減少,港股藍籌股下跌對于A股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
減肥藥貼身肉搏:馬斯克“帶貨”替爾泊肽 向司美格魯肽宣戰
2025年1月2日,禮來中國宣布穆峰達®(替爾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國上市,該產品將覆蓋兩項適應癥,一是在飲食控制和運動基礎上,接受二甲雙胍和/或磺脲類藥物治療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以下簡稱:T2DM)患者;二是在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基礎上,初始體重指數(BMI)符合以下要求的成人的長期體重管理:≥28kg/m2(肥胖),或≥24kg/m2(超重)并伴有至少一種體重相關并發癥(例如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心血管疾病等)。
第一財經 超13省份宣布延續以舊換新 品類“擴圍”將能帶動更多消費
上海的應先生2024年年底進行家庭裝修,他想利用以舊換新政策買一臺洗碗機,卻發現2024年補貼政策只覆蓋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抽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電腦八大類電器,他希望2025年也能覆蓋洗碗機等新興家電。而廣州的吳先生平日忙于工作,2024年沒留意到以舊換新政策,他希望2025年可以享受補貼福利。
首條中越標準軌鐵路2025年開工 越南鐵路建設大提速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越南在中越鐵路建設領域的合作表現積極,與它對中國高鐵技術的認可息息相關。此前越南首都河內的輕軌項目就是由中國建設的,開通以來廣受好評,給中國軌道交通建設積累了較好的聲譽。
經濟參考報 證監會: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股市謠言行為
針對有市場傳言稱,監管部門指導上市公司1月15日之前釋放全部利空,以及保險公司大額贖回公募基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月2日晚間表示,這些信息都是謠言。證監會已關注到相關虛假信息,已布置依法追查消息來源,并將依法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股市謠言的行為,持續凈化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環境。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 調整優化
為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便利參與主體操作,近期金融管理部門對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有關政策進行了調整優化。調整內容包括:針對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反映的自有資金匹配壓力大情況,金融管理部門將申請股票回購貸款需承擔的最低自有資金比例降到10%,即金融機構最多可對回購增持實際金額的90%予以支持,降低了參與門檻,減輕了借款人資金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