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主席吳清:證券基金機構要更好發揮關鍵紐帶作用
中國證監會11月10日消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上海召開兩場行業機構座談會,與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負責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吳清表示,證券基金機構要更好發揮連接資本市場各參與方的關鍵紐帶作用,加快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內控和治理水平,健全投資者保護工作機制。
證監會召開國際顧問委員會第21次會議
中國證監會11月10日消息,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簡稱“顧委會”)第21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于11月8日在上海召開。顧委會主席霍華德·戴維斯、副主席史美倫等16名顧委會委員和特邀嘉賓,以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副主席李明和上海市副市長解冬等出席了本次會議。來自中央金融辦、國務院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單位有關同志,以及中國證監會機關相關司局、派出機構和會管單位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貨幣調控將提高精準度 加強與財政政策配合
近期,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業內專家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仍面臨困難和挑戰,外部不確定性也在上升。未來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寬松基調,加大調控強度并提高精準性,加強和財政政策的協調配合,為經濟穩定增長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第七屆進博會按年計意向成交突破800億美元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介紹,本屆進博會國家展匯聚了來自五大洲的7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展覽面積3萬平方米。各參展國和國際組織高度重視國家展展示平臺,展臺設計融入各國文化、民族特色和現代科技,舉辦了200多場精彩紛呈的展臺活動,既展現豐富的歷史底蘊,也讓觀眾了解到各國在不同領域的獨特優勢。
上海證券報 中國證監會連開兩場行業機構座談會 吳清:加快提升投行、投資、投研等專業能力 促進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中國證監會11月10日發布消息稱,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上海召開兩場行業機構座談會,強調加快提升投行、投資、投研等專業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有效服務投資融資等各方需求,促進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的規則與制度
11月8日,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下稱“顧委會”)第21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上海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進一步擴大高水平雙向開放,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與會委員建議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的規則與制度,完善便利外資投資中國的措施,增強政策制定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強化與國際市場投資者的溝通與交流。
意向成交額超800億美元 第七屆進博會成果豐碩
11月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閉幕。“成果豐碩”“影響深遠”“越辦越好”成為眾多與會嘉賓的深刻感受。在這一場“雙向奔赴”的約定中,進博會成交保持活躍,溢出效應繼續放大。大會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0%。
拓市場促創新降成本 系列舉措釋放企業發展動能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和多地積極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幫助中小企業拓展市場、向新精進、降低成本,釋放中小企業更強勁的發展動能。
證券時報 證監會主席吳清:證券基金機構要加快提升專業能力 健全投保工作機制
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近日在上海召開兩場行業機構座談會,與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負責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邱勇參加座談。吳清表示,證券基金機構要更好發揮連接資本市場各參與方的關鍵紐帶作用,加快提升投行、投資、投研等專業能力,提高內控和治理水平,加強對創新產品的風險控制,健全投資者保護工作機制,加強投資者服務。
證監會召開國際顧問委員會第21次會議 委員們建議:完善高水平雙向開放制度 便利外資投資中國
近日,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以下簡稱“顧委會”)第21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委員們高度評價中國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的積極進展與成果,建議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制度型雙向開放的規則與制度,完善便利外資投資中國的措施,增強政策制定的穩定性和透明度,強化與國際市場投資者的溝通與交流。
化債“組合拳”卸包袱提信心 更大力度財政擴張政策可期
中央政策“及時雨”,助力地方“輕裝”再啟程。化債“組合拳”在緩釋地方政府化債壓力的同時,還有望改善營商環境,提振經營主體信心。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化債思路的改變更值得關注,在發展中化債,預期更大力度的增量財政政策正在路上。
第七屆進博會閉幕意向成交額超800億美元
為期6天的第七屆進博會于11月10日正式閉幕。證券時報記者從當天召開的閉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屆進博會成交活躍,按一年計,意向成交金額800.1億美元,較上屆增長2.0%。
證券日報 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釋放了哪些新信號?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攬子政策發布實施以來,各界給予了積極正面評價,有力提振了社會信心,對促進經濟金融平穩運行發揮了較好作用。
固態電池市場熱度升溫 多家產業鏈企業披露最新進展
業內人士表示,從市場需求來看,消費者對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充電速度與安全性能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固態電池正是滿足這些需求的理想選擇。因此,眾多鋰電池公司紛紛投身固態電池的研發,以期在未來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私募競相布局中證A500指增賽道:頭部量化率先出手多家機構積極籌備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目前市場上已有磐松資產、茂源量化、世紀前沿、進化論資產等多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機構率先出手;另有黑翼資產、蒙璽投資、明汯投資、念空科技等多家量化私募機構透露,正在進行研發或新產品備案工作。業內人士透露,量化私募機構積極布局中證A500指增產品,既是看好中證A500指數的長期投資價值,也是在滿足投資者和渠道端的需求。
銀行美元存款利率“5字頭”難覓 長期或繼續下行
記者注意到,繼9月份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以來,國內多家商業銀行也調降了其美元存款產品的利率,目前利率在“5字頭”以上的美元存款產品已不容易找到。近日美聯儲又宣布降息25個基點,業內預計,受此影響美元存款產品利率或將繼續下行。
人民日報 既要正視困難 更要堅定信心
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大家普遍關注熱議。從中,有人只看到了問題。分季度看,5.3%、4.7%、4.6%的經濟同比增速,呈下降趨勢。單看第三季度,7、8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由此便對經濟增長前景、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等懷有疑慮。更多的人既正視了困難,更看到了有利條件和因素。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增長4.8%,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個別經濟體增速雖然相對較高,但其經濟總量和增量與我們不在一個量級。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在結構優化、動能轉換、質量提升的前提下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長。放眼全球,仍然是“風景這邊獨好”。
新業態 新變化
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借由高效的數字平臺和通達的物流體系,群策群力,學新技術、謀新方法、拓新渠道,我國外貿新動能將不斷增強,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將進一步鞏固。
經濟日報 用好制度創新成果擴大對外開放
經濟日報文章稱,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可逆轉,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必須堅定不移地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強勁動能。接下來,應進一步推動有關創新成果在制度型開放、貿易和投資、國際合作等方面的應用。首先,復制推廣已有制度創新成果,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接軌,通過引入新技術、新手段,提高監管的精準化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進入,擴大對外開放。其次,推動貿易新業態的發展,如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從而擴大貿易規模,提升貿易質量。創新成果的應用,引導外資流向高技術、高標準、綠色低碳等領域,優化外商投資結構。再次,搭建更多國際合作平臺,如科技合作園區、創新中心等,促進國內外企業、科研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動。通過應用創新成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如參與制定國際標準、規則等,提升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為對外開放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環境。此外,還應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如通過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等法律法規并加強執行力度,為創新成果的應用提供法律保障。強化與國際法律法規的協調和對接,為對外開放提供更加穩定和可預期的制度環境。
謹防“雙十一”促銷套路
近年來,“雙11”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購物狂歡節之一,電商平臺和商家紛紛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參與。然而,繁榮背后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虛假折扣、價格欺詐、商品質量不達標等,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影響了電商市場健康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 集體大降價!進入百元時代?網友直呼:撿到寶了
記者了解到,11月歷來是民航的相對淡季,疊加各類“雙11”促銷,不少航線的經濟艙的最低價格甚至低于兩地之間高鐵二等座的票價,吸引部分市民選擇錯峰出游。
萬商云集共商合作 進博會緣何備受青睞?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舉行。本屆進博會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其中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全勤生”。
第一財經 別低估12萬億化債!財政發力才開始 明年更給力
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12萬億元化債新政力度超預期,意義重大,不僅大幅減輕當前地方化債壓力,更激發地方發展經濟活力和改善民生能力,疊加即將出臺的支持房地產財政增量等舉措,將更大地發揮財政政策穩經濟效應,助推今年經濟增長實現5%左右的預期目標。更關鍵的是,明年財政政策力度大概率強于今年,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比重)有望突破3%,財政支出規模更大。
印度股市單月流出百億美元 “中國股市輪動”能否持續?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國際資管機構和投行人士表示,印度股市的未來12個月市盈率近期觸及24倍,創歷史新高,相較于MXAPJ溢價約70%(5年平均溢價為55%),估值高企導致9月開始很多資金向估值洼地中國股市輪動。據記者觀察,機構的情緒較二季度大幅提振,市場仍觀望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明年3月的“兩會”,尋求更多增量刺激政策細節。同時,散戶的情緒大幅提升,A股融資融券余額接近1.75萬億元,為2023年末以來的最高點,顯示強勁的散戶活躍度。
經濟參考報 吳清:證券基金機構要更好發揮關鍵紐帶作用
記者從證監會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近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上海召開兩場行業機構座談會,與證券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負責人代表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
四季度開局向好 投資消費等領域高頻數據攀升
高頻數據是觀察中國經濟的“風向標”。《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獲悉,10月,我國消費、投資、外貿、企業生產經營等多領域高頻數據增幅明顯,映射四季度開局經濟回升向好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