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星期一),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性價比凸顯 A股港股吸引全球資金關注
截至5月10日,今年北向資金凈買入規模已超790億元,遠超去年全年水平;近期,多家海外機構“唱多”中國市場,港股市場持續回暖,在亞太市場中表現搶眼;外資機構積極申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資格的熱情上升……如此種種,表明全球資產在重新審視中國資產的投資價值,有的“聰明錢”已經付諸行動。
前4個月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中國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4月金融統計數據。業內專家表示,當前引導貸款合理增長、均衡投放的成效明顯,信貸投放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得到增強。尤其是,貸款總量“小月不小”,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利率水平維持低位;同時,社會融資規模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整體而言,今年前4個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未來一段時間,預計政府債券將加快發行,對年內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形成穩定支撐。
物價溫和回升 擴內需有望適時加力
國家統計局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3%,環比上漲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5%,環比下降0.2%。
政策力挺 “以舊換新”激發消費新動能
專家表示,近期,各地紛紛出臺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細則,不僅政策力度更大,而且注重調動多方力量形成疊加效應,有利于充分激發消費品換新需求,做大“換”經濟。
上海證券報 更新換新地方版政策持續“刷新”
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發布實施以來,各地政策持續“刷新”。記者梳理觀察,近期浙江、江蘇、黑龍江、遼寧、吉林、江西、云南等地陸續出臺細化優惠政策或印發具體領域行動方案,快馬加鞭推動更新換新行動“落地”。
平穩推進發行上市審核工作 滬深交易所擬5月16日召開上市委審議會議
5月10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從滬深交易所獲悉,在IPO新規發布后的第一周,滬深交易所同時發布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擬于5月16日審議相關企業的發行上市申請。具體而言,將審議1家深市擬IPO公司發行上市申請,審議1家滬市公司再融資申請。
瑞豐達涉嫌多項違法違規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中國證監會5月11日發布消息稱,針對媒體報道浙江瑞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瑞豐達”)實際控制人“跑路”的消息,證監會表示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瑞豐達涉嫌多項違法違規,決定對其立案調查,依法從嚴處理。
政策環境改善 各類資金助推 中國資產價格有望全面修復
機構普遍認為,各類資金搶跑推動近期中國資產價格全面修復。隨著宏觀政策環境不斷改善,諸多正面因素在積累,樂觀的情緒在萌芽,市場已回歸常態。配置上,建議投資者聚焦績優成長股、低波紅利策略和活躍題材股三條主線。
證券時報 證監會對浙江瑞豐達立案調查
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瑞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跑路”,引起各方關注。中國證監會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組織證監局、基金業協會等相關單位開展核查。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瑞豐達公司涉嫌多項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依法從嚴處理。
北向資金今起不再披露實時成交額
北向交易實時成交額及每日額度余額的信披調整今日起正式實施。這意味著滬深股通實時買入交易金額、賣出交易金額和交易總額不再披露。
萬億GDP城市金融競爭力排名出爐 西安、合肥排位反超GDP座次 青島、泉州落差最大
萬億GDP城市堪稱經濟“頂梁柱”。2023年,內地有上海、北京、深圳等26座城市的GDP突破萬億元,還有唐山、徐州、大連、溫州4座城市GDP接近萬億元,這30座城市的GDP之和達到53.75萬億元,貢獻了全國近一半的份額。
政策釋放多重利好 中概股IPO升溫 全球資本將目光重新投向中國資產
日前,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氪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每股ADS定價21美元,目標估值為51.3億美元。截至當天收盤,極氪總市值為68.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5億元)。證券時報記者留意到,進入2024年,中資企業赴美上市較此前有所升溫,尤其在A股IPO門檻提高、節奏放緩之下,不少企業和資本都重新將目光投向美股、港股等境外IPO市場。
證券日報 新“國九條”發布滿月 A股市場現積極新變化
新“國九條”發布已經滿月。過去一個月,以落實新“國九條”為契機,資本市場開啟了新一輪深化改革。
碳市場擴圍信號再釋放 金融支持有望進一步加強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生態環境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綠色金融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工作座談會。會議指出,推動環境要素市場建設,分階段逐步擴大我國碳市場行業覆蓋范圍,完善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
證監會對瑞豐達立案調查 公司涉嫌多項違法違規
近日,媒體報道浙江瑞豐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豐達”)實際控制人“跑路”,引起各方關注。5月11日,證監會表示,證監會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組織證監局、基金業協會等相關單位開展核查。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瑞豐達公司涉嫌多項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調查,依法從嚴處理。
人民日報 民政部等七部門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 為養老“錢袋子”扎上“安全繩”
近日,民政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機構預收費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養老機構預收費行為進行規范和監管,為養老“錢袋子”扎上“安全繩”。《指導意見》將于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國產大模型加速賦能產業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國產大模型數量目前已超過200個,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我國共有117個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完成備案。
經濟日報 金融機構應守好合規底線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近日監測發現14款APP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其中包括一家農商銀行和某消費金融公司。從近幾年APP違規情況來看,金融APP用戶信息管理不合規、侵犯用戶權益等情況時有發生。此類行為無視法律法規底線和行業規范,給用戶數據安全帶來挑戰。
財政政策靠前發力顯效能
今年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同時還要看到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靠前發力,把政策工具用足用好,特別是及早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把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4月份信貸延續均衡投放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提升
5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發布的2024年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和社會融資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
第一財經 多重因素影響M2、M1回落 金融支持實體力度依然穩固
4月金融數據出現明顯邊際變化,社融、M2增速明顯下行,引發市場關注。5月11日,央行發布最新金融數據,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初步統計,前4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04萬億元;存量為389.93萬億元,同比增長8.3%。
“一債難求”仍難解 儲蓄國債、地方債柜臺發售再現“日光”
5月10日至5月19日,新一批儲蓄國債正式開售。5月11日下午,記者電話咨詢廣東多家銀行網點,額度均已售罄。而在前一日,地方債柜臺發售份額也遭熱搶。5月9日,廣東多家銀行今年首次通過商業銀行柜臺向個人投資者發售地方債,據多名當地銀行經理透露,開售當日,多數網點的地方債額度已被搶購一空。
經濟參考報 貨幣政策顯效 前四月新增貸款超十萬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布的數據,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2.73萬億元,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301.19萬億元,同比增長7.2%。看信貸。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其中,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300億元,同比增加112億元。專家普遍認為,4月信貸投放量有效滿足了實體經濟合理的融資需求,“小月不小”,節奏更趨平穩適度。
“地方版”方案陸續出爐 工業設備加速煥新
安徽、浙江、湖南等近十個省份近期出臺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地方版”方案,面向重點行業明確具體目標行動,落實落細財稅金融、用能用地等保障支持舉措。不少地方還進一步進行產業摸排、項目儲備,多措并舉釋放大規模設備更新市場空間。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署將有效釋放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潛力、增加先進產能、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