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至今,金價持續上揚,現貨黃金價格半年已漲12%,“跑贏”了不少投資類別。分析人士指出,黃金的價格存在上漲的基礎因素,同時全球黃金的需求依然穩固,黃金的“牛市”尚未落幕。
上半年金價漲超12%
“前段時間實物黃金回收火了好一陣,獲利的街坊不在少數。由于金價的持續上揚,既有投資者套現獲利,也有趁金價高企將手頭舊金飾全數賣出,還有靜待金價回落再買新的。店里有一位客人,在投資金價不到380元時買了100克,今年五一假期賣出,凈賺了1.6萬多元。”廣州東山百貨業務部經理戴崇業說。
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呈現震蕩上行的走勢,國際金價一度創下歷史新高。截至6月28日,倫敦現貨黃金收盤價為2326.15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收盤價為2336.9美元/盎司,分別較年初上漲約12%和13%。上海黃金交易所公布的現貨黃金價格(AU9999)6月28日收盤價為549.88元/克,較年初上漲約13%。國內黃金足金首飾價格也在上半年大漲,多家主流黃金珠寶品牌6月30日公布的足金首飾價格為715元/克左右,相比年初上漲約90元/克。
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貴金屬研究員劉詩瑤認為,今年上半年,國際金價錄得超過12%的漲幅,表現優于美元指數和美國國債。這一時期的金價上漲歸因于美國通脹預期的上升。
至于金價今后的走勢,劉詩瑤認為,只要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得不到解決,通脹預期就難以消除,這為黃金價格上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能觸發一場長達十年的黃金牛市。
黃金的全球需求依然穩固
日前,世界黃金協會發布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本次調查共收到的70家央行回復中,近30%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雖然央行購金量已連續兩年創下新高,金價更是在今年攀至歷史高點,但各國央行儲備經理仍對黃金青睞有加。
報告顯示,這些央行的儲備經理希望利用黃金來降低風險,并為應對全球政治和經濟形勢的持續不確定性做好準備。雖然七成受訪央行仍因“黃金的歷史地位”而持有黃金(占比71%),但今年另有其他理由超過該選項成為央行持金的主要原因,前三位依次是黃金的長期價值(88%)、危機期間的表現(82%)以及有效實現投資組合多樣化的手段(76%)。
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6月儲備資產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224萬億美元,較5月末下降97億美元,降幅為0.30%;黃金儲備7280萬盎司,與上月持平,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兩個月暫停增持黃金。
有分析認為,當前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中國人民銀行適當調整增持節奏,有助于控制成本,后期增持黃金還是大方向。劉詩瑤表示,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結束了持續18個月的黃金增持行動?;仡?018年,中國人民銀行的購金行為呈現出一種周期性模式,從積極購入到暫時止步。盡管在2019年暫停購金后,國際金價并未下跌,反而出現上漲,這得益于土耳其、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央行的持續強勢買入。自2022年重啟購金以來,市場參與者的多樣性進一步增加,波蘭、卡塔爾、新加坡等國央行也加入了購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