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及預期、宏觀經濟數據等因素影響,今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上升,黃金儲備實現“17連增”。
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4個月站穩3.2萬億美元關口;同時,黃金儲備已連續17個月增持,累計達1010萬盎司,如按區間均價測算,增持金額超1400億元。
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黃金儲備“17連增”
4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5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98億美元,升幅為0.62%。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今年3月,匯率方面,美元指數環比上漲0.3%至104.5,歐元、日元、英鎊等主要非美貨幣總體貶值。資產價格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0.9%,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3.1%,歐洲斯托克50價格指數上漲3.5%,日經225指數上漲1.6%。“綜合考慮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影響,2024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環比上升。”
溫彬表示,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邊際轉暖,全球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位于榮枯線上方,外需強勁拉動我國前兩月出口超預期回升,加之國內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出口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我國貨物貿易將繼續提質增效,更好發揮穩定跨境資金流動的基本盤作用。
“同時,隨著穩增長政策落地顯效,開年以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不斷鞏固增強,基本面支撐疊加穩外資政策不斷加碼,人民幣資產的避險和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溫彬認為,這些因素均有利于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為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在黃金儲備方面,數據顯示,3月末我國黃金儲備為7274萬盎司,環比增加16萬盎司。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我國央行自2022年11月重啟增持以來,連續17個月增持黃金,目前已累計增持了1010萬盎司黃金。如按區間均價測算,對應增持金額超1400億元。
記者注意到,盡管我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但從絕對量和官方儲備占比看仍舊偏低。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日前更新的數據,截至2月末,美國黃金儲備最多,達8133.5噸,在官方儲備中占比高達69.7%,德國、意大利、法國等也均超65%,對比我國黃金儲備占比則僅有4.3%。對此,匯管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曾表示,我國央行連續增持黃金符合長期的利益考量。
國際金價再創新高
開年以來,全球多國央行仍在持續購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高級分析師Krishan Gopaul日前發布的報告,今年2月,全球央行凈買入19噸黃金,為連續第九個月增長。雖然總購買量與1月相比出現下降,但前兩個月已合計凈買入64噸,相較于2022年增加了4倍。
另一方面,近期國際金價持續大幅上漲,并屢創新高。
截至4月5日,倫敦金現和COMEX黃金價格分別報2329.57美元/盎司、2349.1美元/盎司,均再創年內新高,3月以來漲幅分別達13.98%、14.33%。
對此,東吳證券表示,本周主要經濟數據表明,歐美制造業需求超出預期,強勁的美國就業數據也大幅推遲了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當下市場已暫時忽略了利率波動的影響,因俄烏以及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正在加大黃金的吸引力,預計短期黃金價格受到地緣風險的影響維持震蕩向上的走勢。
安信國際認為,近期地緣局勢升溫,在國際關系緊張的背景之下,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央行亦在增加黃金儲備。2024年多國都會有大選,其中包括美國總統選舉,環球不確定性因素增加,預計對黃金的需求仍然存在。技術指標上看好金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