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成功者,都是以眾多的失敗者為鋪墊的,金融投機市場更是如此,這是市場循環的基礎;市場眾多的是失敗者,有人說期貨市場是埋葬精英的墳墓。究其根本原因,即使是精英人物在投資市場中也很難超越人性中的恐懼和貪婪。期貨市場折射人生映照人性。
來到這個投機的世界無論是什么樣的市場交易者,也無論是參與交易什么樣的市場,在我們開始交易買賣之前,我們首先必須要弄明白,交易的本質是什么,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和目的來參與市場交易?那么下面我們就來深入探討這個關于市場交易的最根本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投機同山岳一般古老,投機無處不在。在不同的市場上,投機者伺機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在證券市場上,某個股民不知從哪里聽到了小道消息,急急忙忙地買進了某支股票,然后盼望著股價能夠如預期般上漲;在某鋼材市場上,一家貿易商春節前就囤積了比往年更多的鋼材,因為在他看來今年鋼材生意會比較紅火,他盼望著春節后鋼材價格如預期般上漲,這樣就能獲取更大的利潤了;在期貨市場上,某個小型的對沖基金公司分別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貨遠期合約上建立空頭頭寸,然后在鄭州商品交易所的菜粕期貨遠期合約上建立多頭頭寸,因為經過他們詳細地調查,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明年全球大豆將會豐收而油菜將會欠收;在中國澳門的賭場上,一個運氣爆棚的富二代在連贏了四局輪盤賭之后,把全部籌碼統統又押了上去……
不可否認,國內外確實有極少數投機成功的案例,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天才數學教授愛德華·索普先生曾經創立的兩支對沖基金運作了30年,取得了年平均收益19%-20%的收益,并且沒有一年虧損。但是我想說的是,這不是普遍的模式,這只是證券市場長達幾百年以來鳳毛麟角投機成功的案例。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不是廣大投資者能夠效仿、應運并實現持續穩定回報的有效方法。投機不可取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人難免犯錯。即使一個心理素質強大的投機者每一次都做對,但是只要做錯一次,就可能前功盡棄。比如《股票大作手回憶錄》的作者杰西·利佛莫尓先生。利佛莫尓先生的生平事跡應該很多投資者都有所了解,天才的他有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只需要觀察黑板上股票報價數字的跳動就能預測到未來價格的變化。利佛莫尓先生曾經一度賺到了一億美金,而最終多年后卻虧掉了全部身家,身無分文、飲彈自盡。利佛莫尓先生的事跡令人唏噓,這正應了中國的古老格言——久賭必輸。這充分說明了投機模式不是廣大投資者能夠效仿、應運并實現持續穩定回報的有效方法。
二、市場在變。把每一次交易交給計算機處理,計算機不會犯錯,可是之前適用的條件在將來往往不再適用,因為市場環境變了。這個道理同刻舟求劍的道理是一樣的。另外當一種有效投機性策略被大量投機者效仿后,其有效性就會大打折扣。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曾經匯聚了全球最頂尖的經濟學家和基金經理,運用經過歷史數據充分檢驗的套利對沖策略,在數年間大幅穩定地盈利,一時名聲大噪。可是天有不測風云,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改變了這一切,使得之前一直適用的盈利模式變成了虧損的無底洞,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很快就在金融危機的驚濤駭浪中破產倒閉。由此可見,把一種交易模型寫成計算機程序,只要在某一市場上打開并持續運行,財富就能滾滾而來,這就如同尋找永動機一樣,是不切實際的。
三、市場客觀條件的制約。由于證券市場是對手盤性質的交易,也就是說成功買入的前提是有人賣出、成功賣出的前提是有人買入,而市場上買盤和賣盤在一段時間內都是有限的。因此對于大資金來說,是不能隨心所欲、暢通無阻地頻繁地以任何想要的價位進出市場,尤其是當市場大幅波動、流動性受限的時候。在國內證券期貨市場,都有漲跌停板制度的存在,這就意味著在漲跌停板價位的位置,投資者是無法買入或賣出的。這就對投機策略的實施有著致命的影響,因為投機策略往往都需要及時迅速地進行交易來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尤其是觸發止損條件的時候。另外開盤時價格的跳空也會導致止損效果大打折扣。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金融市場,全球股市、期市、債市、外匯市場無一例外巨幅波動,短時間內投機者恐慌性的賣出行為導致了流動性的枯竭,一些市場的某些品種經歷了連續跌停,大量投機基金和機構由于既定策略的失效而出現大幅虧損被清盤清算。
所以說,由于市場客觀條件的制約,投機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無法為廣大投資者帶來持續穩定的回報。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
一對一實盤指導,解套,進出場點位指導。微信:496197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