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收益的時候,別忘了風險也是相應提高了。收益穩定些,安全些,我們才能維持生活的幸福感。
前幾天簡單的說了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以年化收益15%來說,有讀者朋友認為不低了,有的朋友倒覺得和30%相比還是偏低的。
高收益對應高風險這大家應該都懂的。
之前講過:
相比暴漲暴跌,讓收益穩定些,我們才能維持生活的幸福感,收益還可能會更高。
舉個例子:
假設你有10萬,第一周賺80%,第二周虧60%,第三周賺80%,第四周虧60%,如此反復。
樣的投資方式你會選嗎?
乍眼一看,每兩周能有20%的收益,長期持有就可以賺不少錢,果斷去買!
但真相是:一個月后,跌到5.18萬元,虧了48%!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計算:
第一周漲80%,結果是10×(1+80%)=18萬元;
第二周跌60%,結果是18×(1-60%)=7.2萬元;
第三周漲80%,結果是7.2×(1+80%)=12.96萬元;
第四周跌60%,結果是12.96×(1-60%)=5.184萬元……
如此反復,再也回不去第一周的最高位18萬元了,而且到了第五周,即便再漲,5.184×(1+80%)=9.3312萬元,也已經低于10萬元,就再也不能回本了!繼續放下去,只會血本無歸。
回顧一開始的假設——“每兩周有20%的收益”,這其實是大波動所帶來錯覺。因為跌了以后,本金/基數就變少,要漲回來所要求的漲幅遠遠大于經歷過的跌幅:
10萬元跌60%變成4萬元,4萬元要漲150%才能變回10萬元!
所以,投資時不建議大家盲目追逐高收益,以免承受大波動帶來的資金損失與心理波動。
讓收益更穩定些,你的心才會更踏實。
02
不追逐高收益,但對低收益不滿,這是很多人的矛盾之處。
可以理解,畢竟誰也不想自己折騰了一年,收益才那么一點,所以這一部分要講的是讓收益更實際些。
其實年化收益這個比例是多少不重要,在投資這塊,大家很容易忽略了一個概念——本金。
巴菲特說,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但滾動前,如果能搓一個足夠大的雪球(本金),后面便會事半功倍。想像一下,從一片雪花滾成一個雪球難,還是從一個雪球滾成更大的雪球難呢?
子楊一直都跟大家強調本金的重要性,打個比方:
本金5萬,年化收益20%,1年的收益為1萬;
本金10萬,年化收益15%,1年的收益為1.5萬;
本金15萬,年化收益11%,1年的收益為1.65萬
本金大的,可以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以穩健的收益率為目標,其最終收益未必會比低本金高年化收益的投資少。
本金少的,即使冒險參與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最終收益也不會多,這樣的實際效果來的驚險也來的不痛快。
所以在投資理財前,子楊會多次提醒大家積累本金,再用閑錢投資。本金越大,收益才有可能越高。大家也不用糾結該不該買某種不知真假但表面收益誘人的產品,普通人只要安安心心地工作,安安份份地積累本錢便是了。
有人會說安份賺不了錢,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找到工作的方向,與自己的角色定位。沒有足夠本錢,在投資的路上雖然比別人走得早,但摸爬打滾數年后,很快就會被起步慢的本金大的人追上。
對原油/黃金/指數/外匯投資感覺不順利,或者想學習看盤學習分析的投資者可以聯.系子楊,進行交流。
全方位指導時間:早7:00--次日凌晨2:00。
全方位指導老師:點金子楊(一對一指導vx:djzy1916)
你的選擇多明智,決定你投資多自如,聰明的人玩市場,跟風的人博市場,虧損的理由成千上萬,盈利的理由只需要一個,有人身穿龍袍欺騙了自己欺騙了一切,有人樸實無華卻志存...
虧損的投資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心情。我們今天就談談為什么別人在投資市場上能賺錢,卻你為什么虧損?大家都知道,投資市場沒有所謂的百分之百的賺錢,也沒有百分之百的虧...
做交易,不管有多難,會不會有結果,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敗了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你有沒有勇氣解脫束縛的手腳,有沒有膽量勇敢地面對。...
為什么中國人勤勞卻不富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金融知識和方法,更不會金融投資和理財。...
有人曾經問我,期貨交易者只有0.2%的贏家,其他人都是賠錢的,怎么使用了技術分析還會有這種局面?如果不懂技術分析豈不是更慘。...
最近在深思一個問題,有些投資朋友找過很多不同的老師帶他賺錢,可是那么多老師每次都是虧錢,后來找到了我,向我訴苦,我聽完后總結出一個毛病,就是,老師給他傳授的經驗...
方向選擇失誤,不能當機立斷,心懷僥幸,死撐到底,直到爆倉,把全部資金都搭進去,才不得不被強制平倉,不撞南墻不回頭。商業社會,生存是王道,要先學會保存資本,而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