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星期四),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國資委:大力推動央企 戰略性專業化重組整合
中央企業資產總額超過90萬億元,利潤總額增長到2.6萬億元;戰新產業領域累計投資達到8.6萬億元;6組10家企業實施戰略性重組,9家新央企組建成立;截至目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2萬億元……9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亮出央企“十四五”成績單,一組組數據彰顯國有資產質量更優、“家底”更厚,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四部門詳解擴大服務消費政策措施 增加優質消費供給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9月1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擴大服務消費有關政策措施。四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競爭性評審方式在全國選擇50個左右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城市,增加優質消費供給;出臺住宿業高質量發展、鐵路與旅游融合發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在服務消費等領域加快應用;實施旅游景區強基煥新行動等。
理財公司探索收益增強 掛鉤黃金理財產品發行火熱
近日,國際金價屢創新高,讓含“金”類理財產品再次受到市場關注。今年下半年以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密集發行。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的數據,截至9月17日,市場上名稱中帶有“黃金”的理財產品有47只,今年下半年以來發行成立的產品占比約五分之一,發行熱度明顯升溫。特別是9月以來,多只產品相繼成立運行,發行端持續處于相對火熱狀態。業內人士表示,最近發行較多的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以較低的期權費成本參與黃金配置,有較大概率會實現收益增強效果。
非銀存款“吸金” 居民資產配置換軌顯端倪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居民存款與非銀存款之間的“蹺蹺板”效應初顯,圍繞“存款搬家”現象的討論不斷升溫。業內專家表示,權益市場表現良好帶動非銀存款增多,居民存款入市趨勢更趨明顯,反映出居民資產結構變化已初露端倪。考慮到居民資產配置需求旺盛,未來“蹺蹺板”效應或進一步顯現。
上海證券報 資本市場活躍貢獻大 7、8月證券業稅收同比增長均超70%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了解到,今年前8個月,稅務部門征收稅收收入(未扣除出口退稅,下同)同比增長2%,其中7、8月收入增幅明顯回升。受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的影響,7、8月證券業稅收同比增長均超過70%。
港股市場將迎來更多改革創新舉措 涵蓋上市、交易、結算、產品及資金流動等多個維度
9月1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期內第四份施政報告,提出探索縮短港股結算周期至“T+1”、推出離岸國債期貨、豐富黃金投資工具等多項資本市場改革及創新舉措,持續強化港股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多部門詳解擴大服務消費“19條” 將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城市建設
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條具體任務措施。在9月1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對擴大服務消費的政策亮點進行了深入解讀。
外資機構密集調研中國芯片企業
近期A股芯片板塊表現強勢,中芯國際等龍頭股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外資機構密集調研中國芯片企業,國際資本亦持續加倉中國資產。多家外資機構表示,中國“硬科技”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蘊含豐富的投資機遇。
證券時報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 八月份財政收入繼續回暖
今年8月,稅收收入增速提升帶動財政收入進一步回暖,財政支出力度有所放緩,但在民生等重點領域依然保持較大力度。財政部9月17日公布的最新財政收支數據顯示,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148198億元,同比增長0.3%,累計增速較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微增0.02%,累計增速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79324億元,同比增長3.1%,累計增速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
商務部:更多擴大服務消費配套政策將出臺
9月17日,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已于日前出臺的《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著力解決制約服務消費發展的堵點卡點問題,提出了一些讓經營主體有真切獲得感的增量政策。后續商務部還將出臺住宿業高質量發展、鐵路與旅游融合發展等系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組合拳”。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協助內地科技企業到港融資
9月1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報告圍繞“深化改革心系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的理念推出多項具體措施,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樞紐地位為根基,以推動產業革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同時依托北部都會區建設突破發展瓶頸,構建起多維度、高協同的發展格局,為香港“由治及興”階段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劃定清晰路徑。
香港證監會、港交所回應施政報告 將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9月1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2025年施政報告,其中不少內容均涉及香港金融和資本市場,對此,香港證監會以及港交所也是迅速做出回應,相信相關舉措能夠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香港證監會認為,施政報告就強化股票市場和優化上市制度的建議措施,將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首選上市地的地位。與此同時,將人民幣柜臺及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納入滬深港通的建議,有助深化香港與內地市場的聯系。在創新方面,有關擴展向專業投資者提供的數字資產產品和服務類型的建議,有望促進香港數字資產生態系統的發展。這些措施與香港證監會的策略重點高度一致。
證券日報 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進度已近90%
9月17日,財政部發布《國債業務公告2025年第153號》稱,2025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四期)第二次續發行已完成招標工作。本次續發行國債競爭性招標面值總額350億元,為2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2025年,我國擬發行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上述債券發行后,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整體發行規模已達到11480億元,發行進度達88.3%。
前8個月四大主體稅種均保持正增長 8月份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增長226%
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198億元,同比增長0.3%9月17日,財政部發布《2025年1—8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顯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8198億元,同比增長0.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121085億元,同比微增0.02%;非稅收入27113億元,同比增長1.5%。主要稅收收入項目中,國內增值稅47389億元,同比增長3.2%;國內消費稅11523億元,同比增長2%;企業所得稅31477億元,同比增長0.3%;個人所得稅10547億元,同比增長8.9%。
前8個月全國鐵路開行旅游列車同比增長26.1%
9月17日,《證券日報》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今年以來,國鐵集團持續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旅客運輸組織,豐富客運產品供給,積極助力穩經濟、擴內需、促消費,為旅客平安便捷溫馨出行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1月份至8月份,全國鐵路發送旅客32億人次,同比增長6.7%,創歷史同期新高,全國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
年內27家A股公司因資金被占用收到監管函
9月17日,資本市場迎來上市公司資金監管制度完善的集中動作——無錫祥生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4家A股公司披露股東大會決議,各公司提交的《關于制定(或修訂)〈防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資金占用管理制度〉的議案》均獲股東高票通過,凸顯上市公司以制度筑牢資金安全“防火墻”的共識進一步凝聚。
21世紀經濟報道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美元指數跳水,黃金升破3700美元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17日,美聯儲最新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2024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對我們有啥影響?
北京時間9月18日凌晨,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00%至4.25%,本輪降息周期已累計降息125個基點。多家國際投行預測,美聯儲將踏上連續降息之路,其中摩根士丹利認為,美聯儲利率將“四連降”。實際上,全球主要央行已多次降息,如歐洲央行2024年至今年9月,已降息8次,共降息235個基點。
經濟參考報 前8月四大主體稅種實現正增長 證券交易印花稅同比大增81.7%
財政部9月17日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4.82萬億元,增長0.3%,增幅比1至7月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稅收收入約12.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26億元,微增0.02%,累計增幅首次轉正;非稅收入27113億元,同比增長1.5%。
創歷史同期新高 1至8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32億人次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今年1至8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32億人次,同比增長6.7%,創歷史同期新高。今年以來,鐵路部門統籌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資源,用好京哈高鐵京沈段、滬昆高鐵杭長段高標運行成果和渝廈高鐵重慶東至黔江段、重慶東站等今年以來的新增能力,全國鐵路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1127列,同比增長7.7%;加強跨境客運組織,廣深港高鐵、中老鐵路分別發送跨境旅客2115萬、17.4萬人次。